大皖新聞訊 4月20日晚,上市公司“黃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黃山旅游)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黃山風景區累計接待進山游客457.46萬人,較上年同期139.69萬人增加 317.77萬人,增幅 227.48%;索道及纜車累計運送游客 950.61萬人次,較上年同期 308.95萬人次增加641.66 萬人次,增幅 207.69%;實現營業收入192944.1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112953.72萬元,增幅 141.2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290.69萬元,較上年同期(調整后)增加55331.64萬元,實現扭虧為盈,主要系本期進山人數同比增長227.48%,營業收入和利潤增加所致。
侯瑞冬 攝 (資料圖)
近年,“黃山旅游”搶抓大黃山發展機遇,深度融入長三角,用好黃山IP價值及資源優勢。實現獅林崖舍順利運營,增加黃山景區“猴輕松”旅型家補給站投放運營,持續推進西海飯店、排云型旅等山上酒店微改造、精提升項目,進一步提升接待設施水平。持續豐富太平湖景區產品業態,穩步推進平湖假日酒店改造項目,先后引進多種體驗性、參與性產品。實現“花開南溪”項目開工建設謀劃儲備了部分微旅游目的地項目。持續打響花山世界夜游品牌,先后舉辦多場夜游主題活動,并豐富夜游產品供給,新增部分體驗項目。徽菜板塊開設上海虹橋店、滁州店、北京雙井店等門店,在營和在建門店數量已達26家。索道板塊成功托管王莽嶺索道項目,與無為三公山索道簽訂前期咨詢服務合同,并謀劃儲備了部分索道拓展項目。天柱山智慧旅游項目首期合作已結束并正探索更深層次合作;持續推進岳西智慧旅游項目;同時跟蹤對接國內多家景區及文旅集團,謀劃儲備合作項目。
圍繞市場變化和游客需求,推出更多體驗性強、有創意的玩法打法,實現了旅游市場淡季不淡、人氣長旺。包括先后推出景區門票“免減優”、暑期特定青少年群體景區門票免費、“黃山人游黃山”、文旅優惠券等營銷政策,通過政策發力引客入黃,精準撬動文旅市場。搶抓冬游市場、亞運市場、節慶市場、女性市場及暑期親子游市場等專項市場,推出配套政策,開展系列活動。建立直播導游管理服務機制,面向全網招募旅游體驗官,組織開展直播帶貨和產品推廣;利用外部合作方的資源和平臺優勢,不斷延伸黃山旅游營銷觸角。設計四季系列、漫黃山治愈系列等線路產品,持續開發B端大客戶高端會議等個性化產品,設計會議+團建、會議+徽文化體驗、高山會議等多款產品,不斷創新產品豐富供給。
胡安全 攝(資料圖)
深入踐行“服務就是最好的營銷”的理念,著力打造與 5A級景區相媲美的“五星級服務”。包括開展黃山四季山林度假生活季活動,持續豐富雲SPA等經營業態,創新推出多款文創產品、輕餐飲套餐產品和時尚飲品,常態化開展高山市集等互動活動。推行“先游后付”的數字化服務;研發黃山景區導覽小程序并嫁接景區人工講解服務,上線客服智能語音系統,持續迭代景區實名預約制;完成慈光閣門索合檢項目;加強無人機科技賦能物資運輸,緩解景區物資運輸壓力。完成景區游步道及游覽休憩設施提升、旅游公廁改造、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升級等一批基礎設施改造項目。
該年報也稱,報告期內,受經濟發展向好、宏觀政策利好等多重因素影響,旅游需求的釋放給旅游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國內旅游市場高開穩增、加速回暖,出入境旅游市場也實現了預期增長,旅游供應鏈得到了穩步修復,旅游人次和收入呈現“雙增長”。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和旅游需求的不斷升級,旅游產品不斷完善,旅游業邊界不斷延伸,“旅游+”業態層出不窮,文旅產業數字化進程提速,正在成為推動旅游業發展的新引擎。同時報告期內,《文化和旅游部關于推動在線旅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及《國內旅游提升計劃(2023—2025 年)》等關于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及產業發展政策措施的頒布和實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
目前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發布了 2023 年國內旅游數據情況,據統計,2023 年,國內出游人次48.91 億,比上年同期增加 23.61 億,同比增長 93.3%。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 4.91 萬億元,比上年增加 2.87 萬億元,同比增長 140.3%。整體來看,2023 年旅游需求得到持續釋放,旅游消費成為熱點,行業發展信心穩中有升,旅游市場全面復蘇。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