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在宣城市郎溪縣十字鎮施吳村的“5G藍莓”基地,一簇簇藍莓掛滿枝頭。當下正值藍莓上市季節,“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采訪團來到這里,看當地智慧化種植如何賦能農業發展。
“父親以前是做傳統地栽藍莓的,藍莓上市的季節總是雨水特別多,運氣不好甚至顆粒無收。”看到父親如此辛苦,“5G藍莓”基地總經理梅偉十分心疼,就建議父親引入5G物聯網技術,向智慧農業領域發展??紤]到父親年紀大了,對智慧農業的理解和操作都有些吃力,她便辭去了外地的高薪工作回到家鄉,協助父親共同打造“5G藍莓”基地,成為了一名新農人。
藍莓顆粒飽滿,口味清甜。
目前,“5G藍莓”基地已有50多個大棚、4萬余盆藍莓。如此大的規模,如何進行管理、施肥、控溫?梅偉拿出了她的手機。
“需要多少水肥,什么時間施肥,都可以通過軟件進行參數調整?!泵穫ソ榻B說,大棚遍布二十余個傳感器和物聯網設備,實時監測棚內氣溫、土壤濕度、水肥補給進度等數據,實現了對每一棵藍莓植株的精準調控。可以說,只需一部手機,就能照料大棚內4萬多盆藍莓。
一部手機照料4萬多盆藍莓。
“5G藍莓”基地內的藍莓包括4個優質品種,基本一年就能出果?;鼐毣墓芾硎沟盟{莓實現了錯季上市,備受消費者青睞?!昂鸵郧跋啾鹊脑挘找婊旧夏軌蚍??!泵穫フf,基地的智能化管理不僅帶來了經濟效益,也給當地老百姓提供了就業機會。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郎溪縣十字鎮是我省首批數字鄉村試點地區,近年來,當地積極推動農村互聯網建設,5G網絡信號的全覆蓋為數字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