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這段‘好人路’雖然不長,但展示的‘好人’很多,還能掃碼上網學習‘好人’事跡,感覺不錯,創意好,設計新穎,是個學習榜樣的好地方。”4月15日中午,下班路過六安八公山南路中央公園對面路段的丁先生說。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由六安市文明辦在八公山路上設置的一段“好人路”近日建成。
據了解,該段“好人路”是以“學習道德榜樣 弘揚傳統美德”為主題,采用互動和展示相結合的創意方式,以公益廣告景觀小品及附屬設施為載體,設置了7個板塊,分別為:起點和終點2個休憩廊亭休息區,“向模范致敬 向身邊好人學習”標識景觀小品區,“和模范留影 向好人學習”拍照互動區及全國、安徽、六安道德模范3個內容展示區。共計展示六安市各級好人模范126人,其中全國道德模范及中國好人24人,安徽道德模范及安徽好人22人,六安道德模范及六安好人80人。
不僅如此,該段“好人路”還設置了二維碼,參觀人士可以通過掃碼的方式,在線上瀏覽學習該市各級好人的先進模范事跡。
4月15日中午,大皖新聞記者從該段“好人路”北側往南邊走邊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好人樂章”板塊,地面上鋪設條石,安裝有休息長凳,長凳側立面有一個二維碼,方便市民掃碼上線,在線上瀏覽學習該市各級好人的先進模范事跡。
隨后,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六安道德模范 榜樣的力量”等多個板塊,這里有多組先進人物事跡介紹并配頭像,石順峰、王芳、李國輝、王友田、張恩權、朱恒銀、余靜……展示了一長串因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等先進事跡而“上榜”的六安好人、安徽好人、中國好人等。
大皖新聞記者走到最南側,這里也是一個設計新穎別致的休息區,頂部有“學習道德榜樣 弘揚傳統美德”幾個立體字。整個“好人路”路段雖然不長,但展示的內容豐富,展示區新穎別致,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我做公益的初心是因為我的父母都是來自別人領養,在我3歲的時候我家又被一場大火燒了,我的聾啞姥爺又背著我去討飯,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所以一直心懷感恩,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堅持回報社會。”六安好人、六安市道德模范王芳女士說,“現在市里把好人事跡集中展示出來,既是對我們的鼓勵,也是一種鞭策。我會繼續引領影響帶動更多的人向上向善,傳遞真善美和正能量,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群體。”
大皖新聞記者 竇祖軍 攝影報道
編輯:何錢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