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4月7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從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據專家會商分析,今年全省小麥赤霉病仍將呈現大流行。針對今年我省小麥赤霉病呈現重發流行態勢,我省重點抓好小麥“一噴三防”作業,努力實現小麥赤霉病防治全覆蓋,病粒率控制在2%以下的防控目標,確保小麥產量、品質穩中有升,“蟲口奪糧”保豐收。
“小麥赤霉病是國家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屬典型的氣候型病害,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我省是赤霉病易發、頻發、重發區域,嚴重影響小麥生產?!卑不帐∞r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潘鑫介紹,據專家會商分析,今年全省小麥赤霉病仍將呈現大流行。據田間調查,稻樁枝帶菌率0.8%-5.7%;玉米樁枝帶菌率0.2%-3.5%,滿足0.1%的大流行菌源條件。近期適溫高濕的田間小氣候,有利于病菌子囊殼形成,菌源數量將持續增加,滿足大發生的菌源基數。其次,3月下旬以來,我省小麥產區普遍有明顯降水,田間濕度偏大,墑情過多,田間環境適宜赤霉病菌擴展侵染。此外,品種抗性不強,秋播以來小麥主產區抽穗揚花期延長等,導致赤霉病病菌侵染幾率增大。5月份全省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降水偏多,有利于病菌繼續侵染。
針對今年我省小麥赤霉病呈現重發流行態勢,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植保機構,重點抓好小麥“一噴三防”作業,努力實現小麥赤霉病防治全覆蓋,病粒率控制在2%以下的防控目標,確保小麥產量、品質穩中有升,“蟲口奪糧”保豐收。
資金保障方面,今年中央財政安排我省小麥“一噴三防” 資金1.9512億元,省財政安排2億元農作物重點病蟲害防控資金,已分別于去年12月、今年2月下撥到縣區。截至3月底,小麥產區市、縣共投入赤霉病防控財政3.64億元,全省累計投入資金共7.49億元。全省落實施肥播種機46萬臺套、植保機械47萬臺、植保無人機1.9萬臺,并積極推進有條件的地方開展整縣、整鄉、整村,整建制統防統治和代防代治,確保小麥赤霉病統防統治覆蓋率達80%以上。在小麥主產區,我省全面開展植保無人機飛防第三方實時監管,對無人機作業軌跡、飛行高度、藥劑濃度等科學評判,根據實時監管情況及時啟動補防,通過防治過程監管確保防效。
小麥生育期除小麥赤霉病以外,還會出現多種病蟲害。
我省將從哪些方面應對,確保夏糧豐收到手?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小麥穗期病蟲害主要有赤霉病、銹病、白粉病、蚜蟲等,后期可能遇到干熱風、早衰等問題。我省將開展以小麥赤霉病為重點,兼顧銹病、白粉病、蚜蟲等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同時,增施葉面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實施小麥“一噴三防”,能夠解決小麥增產、提質、增效目的。
針對今年全省小麥不同種植區赤霉病發生態勢,我省按照“因地制宜、分區治理”的原則,推廣小麥赤霉病全程綠色防控技術模式,科學開展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緊抓小麥齊穗至揚花初期開展第一次預防(見花打藥),沿淮及其以南麥區、淮北中西部麥區施藥后5天左右開展第二次預防,淮北北部麥區視天氣情況開展第二次預防。若小麥揚花期遇陰雨天氣,搶在雨前施藥或選擇雨停間隙施藥,施藥后6小時內遇雨應及時補施。其次,實施以防治小麥赤霉病為主,兼治蚜蟲、銹病、白粉病等病蟲害和防干熱風、防早衰工作。并做好收儲。小麥收獲后入倉前,及時采取晾曬、烘干等方式盡快將籽粒中水分降低至安全水分以下,避免病菌繼續侵染導致真菌毒素增加。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