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3月26日,大皖新聞記者從安徽省司法廳獲悉,為了促進企業技術改造,推進新型工業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智能綠色的制造強省,省司法廳制定企業技術改造促進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于3月26日至4月25日公開征求公眾意見。
什么是企業技術改造
記者了解到,該條例所稱企業技術改造,是指工業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模式,對現有設備設施、技術工藝、生產服務等進行改造提升的投資活動。
該條例明確了技術改造原則, 企業技術改造應當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相結合,以企業為主體,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此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企業技術改造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工作機制,制定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政策措施,協調解決技術改造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企業開展哪些技術改造
該條例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引導企業開展技術改造,主要包括: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進行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動制造業與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
同時,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和勞動生產率,對生產工藝、技術、裝備和配套設施進行更新改造;提高供給質量和水平,進行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提升改造;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對低效產能進行優化改造;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生態改善,實施節能減排降碳改造;
此外,加強安全生產,提高本質安全水平,實施安全設施改造;聚焦基礎零部件、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軟件、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等薄弱環節,開展產業基礎能力提升改造;推動產業鏈延伸和產業集聚發展,對分散的產能進行優化布局改造。
技術改造有何服務保障
該條例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落實集約用地、節能減排、安全生產、標準引領等政策,優化畝均效益評價制度,推動資源要素差別化、市場化配置,促進落后產能淘汰和低效企業改造提升。
企業實施技術改造,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技術改造項目進口設備免稅、技術開發和科技成果轉讓稅收減免等稅收優惠政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通過設備購置補助、貼息、引導基金、風險補償等形式,支持企業實施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技術改造。供水、供電、供氣、通信、排水與污水處理等公用事業企業,應當按照規定為企業技術改造提供安全、方便、及時、快捷、穩定和價格合理的服務。
此外,鼓勵和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科研機構合作開展人才培養,完善各類人才引進和使用機制,改善企業科技人員和技能型人才待遇,激勵職工開展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進。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