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她們曾經是春風得意的店老板,或是年輕有為的微商創業者,本該前途似錦,卻追求一夜暴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今天是315消費者權益日,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廬州女子監獄)里的“老板”的故事,她們的經歷不僅是警示,也是對消費者日常的消費提醒。
為追求“生意好”
她用罌粟殼熬牛肉湯
張某,今年55歲,因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
2023年,張某在淮南某鬧市區開設了一家牛肉湯館。因房租較高且生意不好,她在“高人”的指點下提升“口味”,在明知罌粟殼屬于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情況下,仍將購買的罌粟殼摻入香料包并放入牛肉湯中熬制,供不特定人群食用。
“315”小課堂:如何識別添加罌粟殼的食品?
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廬州女子監獄) 法制科科長姚鋒介紹,一般可能使用罌粟殼作調味品的主要為火鍋、湯菜、燒烤、小龍蝦、鹵煮等食物,罌粟殼外形為棗核形,如鴿子蛋大小,一頭尖。不法商家將罌粟殼打碎成粉加入食物,肉眼可能難以分辨。
姚鋒表示,外出就餐,對于那些味道格外吸引人的飯菜一定要多個心眼。初次吃加了罌粟殼的火鍋和鹵制品后,一般有心跳加快、臉微紅、口感舒服、不易入睡等感覺。
為“節省成本”
她提煉廢棄油脂供顧客反復食用
李某,50歲,因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
2018年,李某開設火鍋館,為“節省成本,改善火鍋口感”,在利益驅使下鋌而走險,將顧客食用后剩下的火鍋湯底、廢棄油脂進行回收、提煉加工,制作成“老油”摻入鍋底中,反復銷售給顧客食用。
“315”小課堂:如何防止吃到“老油”?
姚鋒建議,在未下菜前用湯勺攪一下, 查看鍋中底料是否有渣, 如煮過的菜肉等,另外,除個別特色火鍋味道特別外, 一般新鮮的鍋底無異味, 如果品嘗后感覺發酸或者帶怪味, 這樣的鍋底大多有重復使用“剩油”的嫌疑。
為牟暴利
她生產銷售含有西布曲明的“減肥藥”
鄧某,今年28歲,因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處有期徒刑6年6個月。
2021年,鄧某網購荷葉粉、麥芽糊精、果汁粉等輔料以及膠囊板,購置壓片機、攪拌機等機械設備,生產含有西布曲明的“減肥藥”并通過微商等平臺進行銷售,從而牟取暴利。
“315”小課堂:西布曲明是違禁藥物嗎?
姚鋒介紹,西布曲明是我國明令禁止生產、銷售、使用的減肥藥。西布曲明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藥物,人服用后會導致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不良反應,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心律失常、心臟停搏和心肌梗死。
專家也提醒稱,不要亂服減肥藥品,即使要服用,也必須在醫師指導下使用,而且在服用過程中要密切關注自己的肝、腎、心臟等器官的反應,如有不適應當立即停用或就醫。
姚鋒表示,犯罪分子之所以會選擇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費者貪圖便宜的心理,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不給犯罪分子可趁之機。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通訊員 殷意智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