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六安三角臺臺子上面的雕塑基座開了很多裂縫。雕塑有二三十年歷史了,可以說是六安最老的雕塑了,能不能提醒管理單位維修維修,不能讓它們倒了。”3月12日下午,一位孟姓老者向大皖新聞記者反映。隨后,大皖新聞記者來到現場一趟究竟。
大皖新聞記者從該三角臺北側臺階走上去,看見矗立在大水池里的形如“飛天”的一組雕塑在夕陽下發出金屬的光澤,下面的六個金屬基座是黑色的,中間的一個基座最高,由它托舉著上面雕塑,表面上有很多銹跡。
仔細觀察,明顯可以看到六個金屬基座上緣和下部各個立面結合處大都開有寬窄不一、長度不同的裂縫,有個別上緣裂縫幾乎貫通了,還有的上緣裂縫有橫裂,翹起了一個長口子。
不僅如此,在該組雕塑基座最東邊的一個基座朝西一側立面結合部出現了一個上下貫通、看起來很大的一個“口子”。游客稱,這如同一個肥胖的人穿襯衫不合身崩開了一排扣子,露出了里面的支撐結構,而且從另一側看過去,中間部位還開了一個橫向裂縫。
大皖新聞記者繞雕塑一圈看到,該組雕塑基座每一個立面結合部都能找到裂縫,尤其是起支撐作用的中間的那個最高基座,其基座四周的裂縫是最長的,其頂部上緣的橫向裂縫不但長,而且有一部分還翹了起來。
一些游客說,該組雕塑上部分除了有點發黑外,整體基本完好,但下部分的基座就有點讓人擔心了,萬一這么多的裂縫一再擴大,還能支撐住上面的雕塑嗎?
為了了解基本情況,大皖新聞記者隨后找到該三角臺的管理單位——六安市皋城廣場管理處。該管理處辦公室自稱姓涂的管理人員聽到記者的描述后表示,開裂的事情他們知道,但過年前的裂縫并不大。隨后,該涂姓管理員隨記者來到該雕塑現場查看,繞行一圈后,表示裂縫變大是事實。“這組雕塑是1996年7月1日建成的,是當時六安市包括各縣區最早的大型雕塑,我們一直都在進行維護。”“這組雕塑基座是銅的,如果要焊接的話不知道可行。我們向領導匯報一下,看看能不能爭取上面給予維修支持。”他說。
大皖新聞記者 竇祖軍 攝影報道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