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3月4日,六安市霍山縣衡山鎮轄區居民陳女士將一面題有“反詐先鋒,辦案迅速”的錦旗送到民警手中。大皖新聞記者3月6日了解到,正是民警的一路狂奔,為陳女士止損18萬元。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3月3日下午霍山縣公安局衡山派出所發現預警轄區的陳女士正遭受電信網絡詐騙,民警第一時間聯系其家人,但其家人也無法聯系到她,派出所民警,立即與局反詐中心取得聯系,反詐中心民警緊急啟用了銀聯快速反應機制和銀行賬戶保護性措施,確保陳女士的賬戶安全。
民警經調查,確認了陳女士所在地后,迅速趕赴現場尋找陳女士下落,民警一路狂奔尋找,一個小時后終于在文廟廣場附近樹叢中,找到了正在與詐騙分子進行視頻通話的陳女士。
經了解,當天下午陳女士的手機接到“FACETIME”通話請求,來電號碼顯示為“110”,對方自稱為公檢法工作人員,稱陳女士的個人信息賬號涉嫌上海警方正在偵辦的一起洗錢案件,表示陳女士的個人信息被人盜用了,需要她配合調查解除嫌疑。接著詐騙分子讓陳女士在視頻通話時開啟屏幕共享,把名下銀行卡、登錄密碼,都寫在手機備忘錄里,以便查看銀行卡明細,是否匯入贓款。犯罪分子讓陳女士按照所說的步驟操作,通過開啟屏幕共享,對方竊取陳女士銀行賬戶、密碼。下一步欲轉賬其資金,視頻通話被趕來的民警當場制止,為陳女士成為止損18萬元。
民警向陳女士耐心地溝通勸導,向其講解這類“冒充公檢法”詐騙,特征及相關案例后,陳女士才幡然醒悟,意識到自己遭遇了電信網絡詐騙,幸好反詐中心在接警后,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在黃金止付20分鐘內,對該涉案一級卡進行止付、凍結。正是民警迅速反應,與詐騙分子拼速度、搶時間,在詐騙分子對資金進行進一步轉移前,及時止付、凍結,為后來的成功挽損提前鎖定勝局,幫陳女士保住了這18萬元。
大皖新聞記者 竇祖軍 通訊員 陳蘇杭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