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目前,我國各門類各行業的工業水平參差不齊,在人才技術能力和制造基礎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政協委員、合肥合鍛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建文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要提升民營企業人才技術能力和制造基礎能力,加大技能學校與當地企業的雙向合作,并進一步弘揚工程師精神,強化工程師隊伍體系建設。
這段時間,嚴建文一直忙著進行企業生產能力、制造能力、技術水平等方面的摸底調查,聽取基層一線聲音,為他將在今年全國兩會提交的提案做進一步完善。去年,嚴建文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在去年全國兩會期間,他提交的關于支持提升人工智能種業技術等提案,得到相關部門的積極回復。去年,他還多次參加全國政協組織的調研活動,關注科技振興、社區養老、殘疾人服務、糧食安全等科技、民生多個領域,撰寫了大量的調研報告。
嚴建文說,目前,我國制造業正全力以赴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在汽車、航空、化工、裝備制造、材料、生物醫藥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錯成績,但仍存在制造業底蘊不足,工業傳承經驗不足等問題,“主要表現在人才技術能力和制造基礎能力的差距。”比如,在高端軸承(超大和精密)、核心泵閥等一系列關鍵零部件領域,機床、高端醫療設備檢測儀器等裝備領域,與發達工業強國還存在較大差距。
在他看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既需要硬件的實力和能力,也需要有經驗的工程師根據工藝制造過程編寫實用可行的軟件系統,保證工業制造的先進、智能、高端,進而擁有完成產品的復雜尖端制造能力。因此,嚴建文提出,要加強工程師隊伍體系建設,大力培養有經驗的工程師,能編寫實用可行的軟件系統,“技術問題由一流的、懂工藝制造的工程師去解決。”
此外,針對目前存在的“技能證書滿天飛,技能水平不著地”等現象,嚴建文建議,要加大技能學校與當地企業的雙向合作,進一步弘揚工程師精神,強化工程師隊伍體系建設,吸引更多青年加入工程師隊伍。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