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暴雨、暴雪、凍雨、雷暴大風……2月19日以來,龍年首場寒潮開始影響安徽,帶來了復雜的天氣變化。這場寒潮給安徽帶來哪些影響?安徽省氣象部門為應對寒潮天氣過程做了哪些應對?2月22日17時,大皖新聞記者聯系到安徽省氣象部門對此進行解析。
實況:雨雪量大 相態復雜
在這次寒潮南下影響我省過程中,由于暖濕氣流比較強盛,安徽位于冷暖氣流交匯的主戰場位置,對我省的影響比較大。
2月22日傍晚,落滿雪的合肥街頭。
先來看看降水,來自安徽省氣象部門的數據表明,截至2月22日17時累計雨雪量全省普遍超過25毫米,其中沿淮、大別山區及合肥以南大部超過50毫米,沿江江南局地超過100毫米,最大宣州黃渡148.5毫米。其中2月20日懷遠、潁上、肥東,21日金寨、含山、黃山區、黟縣、寧國、旌德、廣德、涇縣、九華山、石臺、宣城、黃山,共計15個國家氣象站日降水量突破本站2月歷史極值, 21日沿江江南有11個國家站突破本站冬季歷史極值,石臺(97.1毫米、21日)突破全省冬季歷史極值。21日全省有13個國家站出現暴雨,暴雨初日較常年提前39天,為1961年以來第三早,僅次于2000年的1月11日和1961年的2月5日。
冷暖氣流交匯、拉鋸,帶來的降水相態復雜,多地出現凍雨和強對流天氣。19日全省以降雨為主,20日起全省由北至南陸續出現雨夾雪或雪,并伴有凍雨或冰粒。過程全省共有75個站出現積雪,九華山13厘米,宿州、界首、渦陽10厘米,其他地區1~9厘米。亳州、宿州、淮北、蚌埠、淮南、合肥、滁州、安慶、宣城等39個市縣出現凍雨。降水期間伴有短時強降水、局地小冰雹和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最大小時雨強博望區丹陽40.1毫米(20日02-03時)。全省共有62個鄉鎮出現8~9級雷暴大風,3個鄉鎮陣風10級,最大銅陵市郊區27.5米/秒。
降溫幅度大,寒潮范圍廣。受寒潮影響,19日以來我省氣溫明顯下降,全省大部最低氣溫降幅10~18℃,有65個國家站出現寒潮,達區域性冷空氣事件標準。
應對:發布預警信號670(條)次
2月19日和21日,安徽省氣象部門接連參加全國天氣會商。21日11時,安徽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雪)Ⅳ級應急響應。
自2月19日寒潮開始影響我省以來至22日,省市縣三級氣象部門共發布暴雨、暴雪、寒潮、大風、大霧、強對流、低溫冰凍等各類預警信號670(條)次,共計覆蓋872100人次。
2月21日10時,啟動低溫雨雪冰凍災害Ⅳ級應急響應,省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自2月21日下午起啟動部門聯合應急值守工作,本項工作將持續至本輪雨雪過程結束。自21日起,省氣象局派預報首席、服務首席參加省應急指揮中心聯合值守。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攝影報道 通訊員 吳然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