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正月初九。
耳邊回蕩著父母的叮嚀,口中留有家鄉美食的味道,親友相聚的場景歷歷在目,但春節假期就這么猝不及防地結束了。
網友吐槽:我也退出春節檔了
今天,許久未響的鬧鈴突然工作了。
懵半天、暈半天,起床怎么難?穿衣服、找手機,怎么哪都不稱心?
一
節后上班第一天,為什么這么累?
圖片來源@生命時報
心理抗拒。“明明假期沒開始,怎么就開始上班了”“還沒玩夠呢”……心如脫韁野馬,易放難收。
環境改變。從被封印在床上,或旅游散心的閑適,變為即將投入工作的狀態,焦慮緊張在所難免。
沒休息好。你以為工作累了,過年能歇歇;睡眠不足,有機會補補。結果,月亮不睡我不睡,太陽出來我不起,比著通宵熬夜。走親訪友,觥籌交錯,摜蛋麻將,一個沒少,過年比平時還累。
身體疲勞、情緒焦慮、暫時抵觸上班,是人之常情。
有的人,身在單位,心在假期,昏昏沉沉,無精打采,站著的時候想坐著,坐著的時候想躺著,時刻想休息。
有的人,端著茶杯四處“串門”,漫無邊際侃大山,繼續傳播春節八卦。
有的人,眼睛緊盯屏幕,鍵盤敲得啪啪響,但心猿意馬,頻繁出錯,反應遲鈍,工作效率奇低。
圖片來源@廣東天氣
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要干什么……難道這就是“假期綜合征”?
二
節后上班第一天,大家的工作狀態就像停在紅燈前的車,紅燈一變綠,就要踩下油門,繼續上路。
快速找回工作狀態,何嘗不是重啟自己的契機?
返鄉過年,回到原點,是為了找回最初的自己,提醒我們不要忘記為什么出發。
結束假期,離開故土,雖然內心五味雜陳,但在這里,還有工作需打拼,有夢想去追逐,有家人要守護。
為了養家糊口,為了獲得成就,為了實現目標……那一份遠方的溫暖與親情,正是此次此刻的動力與能量。
作為打工人,上班就要有上班的樣子。所謂“在其職,謀其位,盡其力,擔其責,享其利”,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逃避、退縮,既可恥也沒用。拖拖拖,糊糊糊,到最后,該干的活兒不會少,該交的材料還要寫。與其瞻前顧后、心浮氣躁,不如從容不迫、日日精進,做自己工作的主人。
一個人可能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遠。積極面對工作,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一起干活的同事負責。現代工作主打團隊配合,你若磨嘰,同事受罪、領導生氣,何必呢?
整裝出發,再接再厲,迎接朝氣蓬勃的一年,看到嶄新的自己,遇見更好的生活。
三
間歇性腦袋空白,心情煩躁不在狀態,身體仿佛被掏空,難道就沒法治?
充足的睡眠是精力充沛的最大保障。早睡早起,規律作息,調整生物鐘,輔之以慢跑等簡單運動,健康飲食,幫助我們快速集中注意力。
心態要調整。做好心理建設,深呼吸,嘴里默念——“我愛上班,上班使我快樂,上班使我充實,上班讓我賺錢……”
復雜會帶來混亂,未知會引發恐懼。提前進入狀態,早到單位,整理桌面,看看文件,查查資料,慢慢找回工作節奏。
寫一份任務清單,做到心中有數。踏踏實實,循序漸進,查缺補漏,讓計劃變得井井有條,工作就會更加清晰有效。
提升專注力,減少焦慮感。不妨先做5分鐘較為簡單的事。一般情況下,只要事情啟動,5分鐘過后,人就會沉浸其中,越做越好。
和同事聊聊彼此的感受和困擾,互相支持與幫助,可以讓我們更加團結,共同應對工作中的困難。
別忘了鼓勵自己——今天的你,很不錯,繼續加油!積極正向反饋,注入自信動力,相信很快“滿血復活”。
再忙再累,記得休息,喝杯熱茶,放松漫步。張弛有度,比拼命內卷更重要。
四
其實,在今天這樣一個充滿挑戰的日子里,一些人早已元氣滿滿投入工作。
新春開工即滿弓,熱火朝天活力足。
龍年第一個工作日,全省各地以龍騰虎躍的氣勢抓落實、求實效。政府干實事,收心歸位服務忙;企業鉚足勁,全力沖刺“開門紅”。
投入工作狀態 羅慧/圖
事關群眾利益的事,等不得、慢不得、緩不得,能往前趕往前趕,搶先一步,抓住時機,士氣就高,效率就快,幸福感就強,這是節后第一天迫切需要的工作姿態。
各位打工人,開工不可怕,責任心莫忘。
愿你龍馬精神,活力四射!
感覺對了,我要出發!
據安徽時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