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2月14日頭版頭條報道 輕舟緩行,10歲的萬天佑無暇看景,他緊盯著手機顯示的實時位置,不停刷新。“爸爸快看,到安徽啦!”行至湖心,他興奮地向父親萬少偉喊道。
安徽池杉湖國家濕地公園橫跨安徽滁州來安縣與江蘇南京六合區,頃刻間,來自江蘇的一家人便來了場跨省旅行。
湖面如鏡,輕舟泛起陣陣漣漪,行至千畝池杉林,成群候鳥臨空盤旋,蔚為壯觀。“池杉湖過去是一片灘涂荒地,自打蘇皖兩地跨省域合作共建共治以來,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每年都有上百種、數十萬只候鳥來這兒越冬哩!”候鳥每年如期而至,是景區講解員鄧雅麗最開心的事。
盡管景區每天限流,但在春節期間,這片華東地區最大的池杉林依舊魅力十足,來自滬蘇浙皖的游客紛至沓來,一睹“半湖池杉半湖水,一片飛鳥一片云”的盛景。春節期間,景區票價大幅降低,此外景區還推出了池杉湖老鴨煲、魚頭煲、藕圓等新春養生菜,受到游客好評。
為應對客流,來安縣提前準備,適時增配跨省交通運力。“一是美,二是方便,自駕分分鐘就到,跨省公交一會兒一班,去年滁寧城際鐵路一期也已開通,跨省早就‘無感’啦!”萬少偉笑著對記者說。
離開池杉湖,駕車十來分鐘,安縣雷官鎮大集熱鬧異常,鹵水的香味在空氣中彌漫,這是當地特有的年味兒。“給我來十只!”人還沒擠進雷官板鴨鋪子,萬少偉忙不迭地下單,預備送親戚們每家一只。“南京人是出了名的愛吃鴨,能經過南京人的檢驗,口味必然錯不了。”萬少偉說。
雷官鎮宣傳委員胡婷婷帶著記者走進雷官板鴨生產車間,車間內,工人們分工進行宰殺、鹵制等。“可別小瞧這小小板鴨,全鎮上千人以此為生,每年創造產值1200多萬元,是名副其實的‘致富鴨’。”胡婷婷說。
十只板鴨到手,萬少偉把后備箱塞了個滿滿當當,這份他鄉的味道,如今已成了自己的“鄉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