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最近幾天因煙花爆竹燃放受傷的患者明顯增多,平均每天都會接診五六十位,年三十那天最多,至少有七八十位。”安醫大一附院急診外科副主任醫師陳佳表示,患者大多為煙花導致的灼傷,一般癥狀較輕,不過也有一些灼傷較為嚴重的患者需要通過手術進行清創甚至植皮。
2月11日,“小葉醫探”從多家三甲醫院了解到,春節假期以來,因煙花爆竹燃放受傷的患者有所增多,炸傷一般集中在手、臉、眼等部位。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燒傷患者大部分為6-15歲的兒童。
【意外】
五歲女童被炸傷致腦出血
除夕夜,五歲的童童(化名)耳朵被煙花爆竹炸傷流血,同時伴有頭痛的表現,精神狀態不好。父母立刻將她送至中國科大附一院就診。
“這個孩子被爆竹炸到頭顱的耳朵前部,接近太陽穴部位,直接導致耳道出血,顱內出血,經積極治療病情好轉,但還沒脫離危險期。”中國科大附一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董永飛表示,如果當時炸到太陽穴部位,將更加危險。
專家表示,像童童這種嚴重的炸傷并不常見。中國科大附一院急救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盧華東表示,隨著大家安全意識的提升,和以往相比,肢體離斷傷等嚴重損傷的患者明顯減少,主要是三度以下的燒燙傷。不過,今年也有一些眼球破裂傷、眼內容物脫出的患者正在住院接受治療,創傷嚴重者甚至需要摘除眼球。
【現象】
炸傷一般集中在手、臉、眼等部位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煙花爆竹炸傷、燒傷一般集中在手、臉、眼等部位。
“我們接診的大部分患者是煙花導致的灼傷。”安醫大一附院急診外科副主任醫師陳佳表示,輕度灼傷換藥即可。不過,也有一些患者被灼傷的深度比較深,甚至達到了肌肉層,導致組織壞死和嚴重感染,要通過手術進行清創甚至植皮。
“如果是輕微的炸傷,一般來說處理相對簡單,通過冷敷、涼水沖洗往往能起到減輕疼痛、減緩炸傷加重的作用。”盧華東表示,如果傷情比較嚴重,比如肢體的離斷、眼睛的損傷,要及時就醫。”如果傷得特別重,那需要通過撥打120盡快送往醫院,由專科(醫生)來處理。
炸傷的傷口應該如何處理?盧華東特別提醒,涂抹醬油、牙膏等辦法是不可取的。眼睛炸傷時,不要用手去搓和壓,會加重損傷,正確的做法是用干凈的毛巾或紗布蓋住眼睛,然后及時送醫,由專業的醫生進行處理。
【處理】
燒傷后急救采取沖、脫、泡、蓋、送
“因煙花爆竹燃放被燒傷的患者大部分為6-15歲的兒童,常常傷及面頸部和手。”安醫大一附院燒傷與創面修復外科主任醫師陳旭林表示,鞭炮煙花的高溫可以直接造成皮膚燒傷,也可以引燃衣物后燒傷皮膚。有時非常隱匿,甚至于數十分鐘后才能發現。
一旦不小心被鞭炮燒傷了,該怎么辦?陳旭林表示,急救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沖、脫、泡、蓋、送。
用清潔的流動冷水輕沖或浸泡10-30分鐘左右,有助降低對深部組織的傷害。如果疼痛持續較重,可延長沖浸時間。切記不要去涂抹任何油膏,不要自行涂抹牙膏、醬油、醋或油膏之類,以免加重傷情和影響醫生正確判斷。
在冷水中小心除去衣物,也可用剪刀剪開衣服,千萬不要強行剝去任何衣物。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尖銳的剪刀傷到皮膚或弄破水泡。如果有戒指等物品,也請第一時間取下,以免后期局部手指腫脹。
一旦發生被煙花鞭炮燙傷的情況,疼痛明顯者可持續浸泡冷水或用流動自來水持續沖洗30分鐘降溫,但對于大面積燒燙傷患者,要注意浸泡時間和水溫,以免造成體溫下降過度。
以上幾步處理后,對被燙傷的部位使用干凈或無菌的紗布或棉質布類覆蓋并加以固定,可以減少外界污染和刺激,有助于保持創口清潔、減輕疼痛和降低感染的概率。如果局部形成水泡,千萬不要自己刺破,需要去正規的醫院,在嚴格無菌消毒下低位引流。
盡快送往醫院進行規范治療。如果是深度燙傷,也就是局部成灰色或紅褐色,甚至變黑發焦,或者是燒傷的面積比較大,要盡快去附近可治療燒傷的專科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安全】
保持距離,不可立刻去撿“瞎炮”
大家更應提高防范意識。專家提醒,在燃放煙花爆竹時需注意如下幾點:
選擇安全的地方。選擇寬敞、安全的場地。不要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建筑物附近、易燃物品附近、下水道井蓋上方等地燃放煙花爆竹,盡量選擇無風或者順風的方向燃放。
保持安全距離。煙花爆竹擺放要牢固平穩,不要手持,點燃后要迅速離開,不可立刻去撿“瞎炮”,以免樂極生悲。不要將爆竹丟入窨井內、放入玻璃瓶中或者埋入沙子里進行燃放。
注意兒童的安全。不要讓兒童獨自燃放煙花爆竹和燃放危險性高的煙花爆竹品種,燃放時最好在成人的監護下進行。建議青少年在成人陪同下進行燃放。
注意保護眼睛。燃放煙花爆竹時,要避免直視強光,可以佩戴防護眼鏡,以防眼睛受到傷害。
安徽日報報業集團“小葉醫探”工作室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實習生 張清怡 華震宇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