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2月9日晚,正是除夕夜。這一天,萬家團圓相聚,期待著新年的到來。然而萬家燈火的背后,還有人堅守在工作崗位,保障大家安心過年。當天晚上,大皖新聞記者采訪幾位堅守在不同崗位的一線工作人員,聽聽他們在崗位的除夕夜故事。
除夕當天幫助尋親求助人員團圓
今年59歲的馬義民是滁州市定遠縣公安局指揮中心科技信息室的民警。2月9日除夕夜,馬義民依舊忙碌在工作崗位上,進行值班備勤工作。過了除夕,春節假期他還要參與巡邏等工作。
"四川南充市救助站傳來了一條楊某的個人信息。"2月9日,馬義民一邊說著,一邊登錄查詢系統,根據僅有的幾條信息,他很快鎖定了楊某的親人,并打電話進行核實,確認后通知救助站,前后用時僅5分鐘左右。“每天群里約有50條尋親求助信息上傳,我利用工作之余時間幫著尋找。”馬義民說。
2018年9月,馬義民建起了第一個“圓夢警民救助群”,如今已擴建為5個群,覆蓋全國1200多個救助站,累計幫助1.3萬個家庭實現團圓。
還有一年多,馬義民即將退休,出身于警察世家的他,服務人民這項使命,早已融入他的血脈。他牽頭成立了名為“定團圓”的公益項目,旨在為更多流浪失散人員尋回親人。
“我明白,團圓是人間最美的畫卷,每一次憂心的分離,都使得團聚的時刻更加珍貴。因此,在奉獻與不懈中,我將努力筑夢萬家團圓,為每一個尋親的故事注入溫暖和力量。”馬義民說。
29年春節值守 ,只為萬家歡樂團聚
新春佳節期間,廣大市民或與家人團聚,或選擇外出游玩,享受美好幸福的生活。但這個時候仍有不少人堅守在崗位上,國網合肥供電公司廬陽供電服務中心搶修班班長陳興就是其中之一,今年是他在崗位上度過的第29個春節。
2月9日,農歷臘月三十14:50,位于合肥市四牌樓附近的國網合肥供電公司廬陽服務中心內,剛剛完成轄區電力設備巡視工作回到班組的陳興接到報修工單,二話不說,他立刻駕駛著搶修“小黃車”趕赴現場。
左一為陳興
往日喧鬧非凡的大街小巷變得空空蕩蕩,難尋行人蹤跡。不到20分鐘,陳興和同事們抵達廬陽區四里河路龍燈社區4棟,市民阮懷愛早已等候在樓下。“家里面正在準備年夜飯,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沒電了!”阮先生焦急地說。
經過現場排查,故障原因為居民家中的零線端子排故障,這是用戶管理資產,并不屬于供電公司管轄范圍內。為了盡快恢復供電,陳興立刻協助阮先生買來備件更換上,不到10分鐘就順利恢復供電。為了確保春節期間用電無憂,陳興和同事們又對該單元樓的供電線路進行再三檢查,確認無誤后才離開。“大過年了,真是太感謝師傅們了!”阮先生說。
回班組的路上,陳興打開了話匣子。據介紹,自1996年從部隊退役之后,他轉業至當時的合肥供電局配電搶修班工作。由于崗位特殊,從那個時候開始,每年春節他都會和同事輪流在崗值守保供電。“我是一位老黨員、老軍人,一定要以身作則服務好每一位用戶。”陳興說。
據了解,廬陽供電服務中心負責合肥市廬陽區近百萬居民的供電保障工作。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小區、一條線路的電力問題,他們都會24小時隨時響應。本月初開始,該中心全面進入“春節保供電”特殊工作時段,進一步增加人員力量,提升春節期間工作效率。
前幾日,合肥地區遭遇多次大范圍低溫雨雪天氣,陳興和同事們放棄休息,使用無人機、紅外測溫儀等“黑科技”,加大設備巡視力度,快速消除問題隱患。他們進一步延伸服務,上門協助轄區醫院等重點用戶做好自管電力設備巡視消缺工作。
據統計,陳興擔任班長近20年來,廬陽搶修班累計服務客戶超18萬次。 他們高效、熱情的搶修服務不僅是合肥供電公司的“金字招牌”,更獲得轄區居民一致稱贊和肯定。
回到班組已是下午4點,搶修師傅們陸續回到班組。放下手中的工具,他們拿起鍋鏟在廚房里忙碌起來,一道道佳肴很快便“火熱出爐”。“祝福大家新年進步,龍年行大運!”端起飲料,他們相互祝福著。實際上,搶修師傅們相聚時刻十分短暫,他們隨時就有可能接到工單,上門為市民們提供供電服務。
“這些年,不能陪家人過節有些遺憾,但能守衛千家萬戶光明和溫暖,我很自豪。家人們都很理解和支持,真的非常感謝!”陳興說。明年4月,陳興即將退休,他表示一定會站好最后這班崗,認真對待每一位客戶,堅守至工作最后一天。
跨越兩千公里的堅守
除夕夜回家團圓是中國人傳承幾千年的風俗,合肥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基層員工李鋒博的家在兩千公里外。作為地地道道的東北人,他本可以申請回家過大年,但面臨春節崗位人員緊張,他總是主動請纓參與值班,把休假的機會讓給其他同事。
“我老家離合肥兩千多公里,我可以等暑期再回東北老家,現在有愛人和孩子陪我一起,沒覺得辛苦。”李鋒博說。從業15年,他先后在場站運行工、維修員、巡線班長、技術員、服務所主任等多個崗位歷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急先鋒”和“多面手”。
近期安徽遇到了極寒的雨雪天氣,是冬保的高峰期,也是燃氣安全事故易發期。前不久LNG保供時設備突發問題,時間緊任務重,值守人員輪流上陣都未找出原因。李鋒博知曉情況后,迅速到達現場進行勘查。此時已臨近深夜,戶外氣溫低至零下10攝氏度,雖然他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但沒過一會,就凍得直跺腳。只有用嘴向雙手哈氣,又將雙手伸進懷里,暖和一點后再繼續工作。就這樣,取暖、操作,取暖、操作,不斷地重復著。一個多小時,在他細致檢修下,終于將問題圓滿解決,LNG恢復正常輸氣。
“選擇這個行業,就要擔起這份責任,保障用戶安全用氣一刻也不能放松。”李鋒博說。因為行業的特殊性,李鋒博手機24小時開機,有時電話一響,他就會特別緊張,生怕哪里出現問題。即使不值班,他也隨時做好了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我現在已經習慣了,洗澡時候手機都要拿在身邊。”十五年如一日,作為公司技術骨干,不論極寒酷暑,還是節假公休,只要生產出現問題,李鋒博總是第一個出現在現場,及時解決問題。他用對工作的熱忱守護著“城市氣脈”,用責任和擔當保障著“萬家炊火”。
從事消防十年只陪家人過一次除夕
金成舉是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三站班長,今年是他從事消防工作的第十年。2月9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聯系上金成舉時,他剛處理結束荒草著火的警情回到了消防站。
金成舉向大皖新聞記者介紹,他是阜陽人,女兒出生6個月,家人今年都在阜陽過春節。今天是除夕,雖然自己沒有回家,但是早上和晚上都和家人打過視頻電話。
因為工作原因,這十年金成舉只有2019年結婚那年除夕是陪伴家人一起度過,剩下的除夕夜都是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家人都知道我的工作性質,也都理解并支持我。”金成舉說。
金成舉告訴大皖新聞記者,除夕夜警情比較多,工作比較忙。除夕當天除了火警外,還接到有車禍的警情前去救援。當天晚上7點,大皖新聞記者再次聯系金成舉時,他正在備勤中,在崗位上保障萬家團圓。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余康生 通訊員 李巖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