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貼春聯”是我國民間迎新春歡度春節的重要儀式。1月29日下午,滁州市瑯琊區在該市化日門前廣場舉行隆重的掛春聯儀式,與此同時該市拱極門、遵陽門、豐泰門三座古城門上也同時披掛上嶄新的春聯,全面開啟“迎新春”模式。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貼春聯則是我國勞動人民表達避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厚重滄桑的古城門既是地方歷史文化的象征,更是一座城市的地標。此次滁州市瑯琊區開展城門掛春聯活動,將傳統年俗與城市文化結合起來。
“云破龍門,東風才醒一城夢;天開化日,春色又邀雙水關。”在簡樸儀式中隨著大紅的帷幔徐徐落下,一幅巨大且寓意雙關的春聯呈現在人們眼前,古樸的城門搭配喜慶的紅色春聯,為整個城市增添了濃濃的新年味兒。現場群眾紛紛駐足圍觀,感受中國文字張力和韻味的同時,領略其中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據了解,這副對聯的撰聯人是湖南省邵陽市的劉義志先生,書寫者則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滁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范振海先生。
拱極門
“此次滁州市四個城門懸掛的春聯,是從來自全國30余省市及海外近千副楹聯作品中精選出來的!”滁州市瑯琊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高宇告訴大皖新聞記者,為了做好“城門掛春聯,新年開門紅”活動,2023年11月底啟動征集活動,共征集來自全國30余個省市及海外的962副楹聯作品,后經專家評審、名家書寫、拓印制作等環節,終于在農歷新年即將到來之際亮相。
豐泰門
“眾心拱北,百業圖南,萬里新程重舉步;地蘊生機,天開淑氣,一犁春雨正當時。”大皖新聞記者隨后來到拱極門,此門古時是滁州的重要門戶,有著拱衛北方之意,因此自古便為當地萬眾矚目之所。撰聯人是來自深圳市寶安區的許明先生,書寫者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員、西泠印社社員、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戴武先生。
遵陽門
據悉,滁州古城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城內分布著眾多歷史文化古跡、遺址和古建筑,形成了“雙水、雙關、雙甕”的城池格局,城中現有的拱極門、化日門、遵陽門、豐泰門等古城門是滁州古城發展變遷的重要見證,也是該市瑯琊區古城文化體系的重要構成。
大皖新聞記者 葉素健 通訊員 趙辰 攝影報道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