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安徽省城市形象傳播力指數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合肥、蕪湖、黃山、阜陽、六安、滁州、蚌埠、馬鞍山、亳州和安慶位列全省城市傳播形象傳播力指數前十,合肥以82.77綜合得分排名全省第一。
報告由安徽大學輿情與區域形象研究中心等機構基于定量與定性指標,兼顧動態指標與靜態基數,從城市主流媒體關注度、社交媒體熱度、城市品牌與創新力、傳播渠道建設、輿情情感和負面輿情事件六個維度(一級指標)進行評價,全面展示安徽省2023年16個城市形象傳播力情況。根據評價指標體系得分,合肥、蕪湖、黃山、阜陽、六安、滁州、蚌埠、馬鞍山、亳州和安慶位列全省城市形象傳播力指數前十強,16個地市平均傳播力指數得分為70.82分。合肥以82.77綜合得分排名全省第一,蕪湖以80.27分緊隨其后。作為安徽發展的“雙子星”,合肥和蕪湖一直是安徽省最為重要的城市名片,兩座城市形象對外傳播能力處于省內“排頭兵”的位置,彰顯城市的性格和氣質,做到了既有 “里子”又有“面子”。
城市形象是“通過大眾傳媒,個人經歷、人際傳播、記憶以及環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大眾傳媒的塑造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來源。在二級指標“主流媒體關注度”中,合肥以18.2分排名第一,黃山、蕪湖、淮南和阜陽分列第二至五位。各地市通過中央主流媒體的多維度、廣角度報道,城市的特色、優勢和魅力得以充分展現,進而形成強大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讓城市成就、城市經驗、城市發展能夠被更多主流人群“看見”。
社交媒體是城市形象傳播的重要工具,尤其是短視頻平臺為城市傳播提供了被看見的“新窗口”,助力城市發展頻頻“出圈”,提升城市形象認知。在二級指標“社交媒體熱度”中,合肥以22.75分排名第一,黃山和阜陽分別以21.88和20.08位居第二和第三位。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全省16個地市共343次登上社交媒體平臺熱搜榜(微博、抖音、今日頭條和百度熱搜)。其中,合肥共有151次上榜,黃山和蚌埠以65次、 27次分列第二、第三,集聚大眾注意力,持續提升城市感知能力。
在二級指標城市品牌與創新力中,合肥市以18.08分位居第一,蕪湖市和馬鞍山市分別以16.19和15.14排名第二和第三位。報告中指出,一座城市擁有較多的知名品牌能夠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引領市場和產業的發展方向,增強城市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城市形象的塑造與傳播,既需內生動力,又需外部推動,傳播渠道建設是外界了解一座城市的重要渠道。在二級指標“傳播渠道建設”中, 合肥、阜陽和滁州位列前三位,得分依次是12.84分、12.39分和12.07分。各個城市加快推進主流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構建開放融合的主流媒體矩陣,通過不斷創新內容生產方式方法,全力構建城市主流媒體新樣態,成為傳播城市形象的主力軍。據統計,2023年,全省16個城市市級政務發布賬號共發布約11.7萬條微博,4.8萬條微信推文,微信閱讀量超過2.8億次。各地市新聞媒體作為輿論“主力軍”,在守好報紙、廣播、電視、新聞網站、新聞客戶端等“基本盤”之外,主動挺進社交媒體的“主戰場”,讓互聯網從“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最大增量”,擴大主流價值版圖,擴大輿論引導力。2023全年,全省30個代表性地市級主流媒體微信號共發布推文9.2萬條,閱讀量超過5.65億次。
報告指出,安徽省16個地市正立足自身特色和優勢,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不斷答新題、交新卷、塑形象。主動抓住城市傳播從圖文資訊傳播時代進入移動互聯視覺時代的新特征,為城市形象的發展和傳播創造了新空間,在多個領域頻繁“出圈”“造流”和“引流”,提升城市的可感知性,涌現出了一系列成功的城市傳播案例,向外界展示了安徽奮進向上、開拓創新、開放包容的良好形象,為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安徽提升美譽度、爭取主動權、吸引投資者提供強力支撐。(李小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