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當前,安徽正在加快打造"三地一區",建設"七個強省",而省政協及其常務委員會為此做了哪些貢獻?在1月22日上午舉行的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開幕會上,"政協第十三屆安徽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做出了回答。
為"七個強省"建設獻計出力
2023年,聚焦加快建設"自立自強的科技強省""英才薈萃的人才強省""人民滿意的教育強省",省政協舉辦了"夯實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常委會會議暨資政會, 綜合運用建議案、考察報告和發言匯編,提出可行之策,促過進教育、科技、人才協同融合發展。另外,還召開"打造‘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引領高地"月度專題協商會,助推有關部門解決相關堵點難點問題。
聚焦加快建設"智能綠色的制造強省",省政協圍繞"航空物流及相關經濟產業建設"開展前瞻性研究,就打造合肥綜合性國際航空貨運樞紐、蕪湖專業性航空貨運樞紐港等提出建議, 為制定相關戰略規劃提供參考。另外,圍繞"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發展"進行深入調研,就在全球全國背景下謀劃我省產業定位、技術路徑提出建議,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同時,還就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推動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等積極建言,助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聚焦加快建設"高質高效的農業強省",省政協就實施"皖美農品"行動進行界別協商,就加快淠史杭灌區現代化改造開展專題調研,省政府吸納相關成果。圍繞"傳統村落保護利用" ,省市縣政協聯動調研建言,促進傳統村落煥發新活力。圍繞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就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茶產業振興等獻智獻策,做好定點幫扶和牽頭幫扶。
聚焦加快建設"山水秀美的生態強省",緊盯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主席會議成員開展督導調研,相關委員開展微建議微監督。另外,就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新安江模式轉型升級、再生水資源化利用等,舉辦發展態勢分析會,開展民主監督、聯動調研,服務綠色江淮美好家園建設。
聚焦加快建設"繁榮興盛的文化強省",省政協開展"加強合肥文化功能建設"重大課題研究,助推提升省會城市文化中心地位。開展"新時代徽商精神"重大課題研究,弘揚徽商精神, 凝聚徽商力量。編撰出版《安徽文化讀本》,宣傳展示安徽文化深厚底蘊。辦好《江淮文史》,深度挖掘地域文史資源。舉辦長江經濟帶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和地方戲曲名家講堂,多形式建言凌家灘遺址申遺等,助力提升徽風皖韻文化軟實力。
為增進民生福祉出招用力
2023年,省政協還立足小切口、大民生,就公共醫療服務、醫養結合新模式、長三角地區居民服務"一卡通"、職工生活品質等開展協商調研,就省科技館建設、讓皖北群眾喝上引調水等 開展專項監督,推動相關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同時,持續組織"健康基層行",開展暖民心行動民主監督和民生工程視察監督,105名委員擔任省民生工程監督員、省高院特約監督員,對接省委"民聲呼應"平臺,征集委員微建議,編報《政協信息專報》《社情民意》,強化提案惠民生實效,協力辦好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
2024年將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4年,省政協及其常務委員會將繼續圍繞"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協同,賦能安徽高質量發展""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積極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主題,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圍繞加快建設英才薈萃的人才強省,精心策劃重點提案。圍繞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等,舉辦月度專題協商會。
2024年,省政協及其常務委員會將繼續積極建言資政,廣泛凝聚共識,在全面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于源綺 張楠 項磊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