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月21日,新年首場寒潮級別的冷空氣開始發力,安徽省自北向南氣溫出現明顯下降。氣象部門預計,23日、24日早晨,全省最低氣溫將低至-10℃。冷暖氣流交匯,還將給安徽南部帶來一些降雪,其中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部分地區中雪。
降溫:全省最低溫低至-10℃
1月21日,合肥市天空陰沉,體感陰冷。因為沒有陽光,氣溫維持在較低狀態。記者查詢氣象部門數據發現,合肥市當天的最高氣溫也不過2.7℃。
據安徽省氣象臺21日午間發布的冷空氣預報和全省天氣預報,有一股較強冷空氣正在自北向南影響安徽,受其影響,全省平均風力逐漸增強到3~4級,陣風6級左右。冷空氣過后平均氣溫合肥以北下降4~6℃,合肥以南下降6~8℃。
值得注意的是,22日全省最高氣溫均在0℃左右。氣象專家提醒,可能會有部分地區最高氣溫也難以越過0℃,出現“冰日”現象。
此外,在這波寒潮級別的冷空氣影響下,安徽氣溫最低值將出現在23-24日早晨——沿淮淮北和本省山區最低氣溫低至-10~-7℃;其他地區最低氣溫為-8~-6℃。
氣象部門預計,24日后這波強冷空氣對全省的影響宣告結束,被打壓到谷底的氣溫開始逐漸回升。
降雪: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有中雪
由于暖濕氣流較為強盛,和這波強冷空氣相撞后,勢必激發出大面積降雨和降雪。1月21日早間,中央氣象臺同時發布了寒潮、暴雪、大風3個預警。不過,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前的降雪預報中曾提到安徽中南部有強降雪,21日的暴雪預警中,安徽已經不在預警區域內。因此,從目前的氣象條件來看,這一次暖濕氣流和強冷空氣相遇廝殺的主戰場可能會避開安徽。
根據安徽省氣象臺的預報,21日下午到22日白天:沿淮淮北多云到陰天,淮河以南陰天。江淮之間南部和江南有小雨轉雨夾雪或小雪,其中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部分地區中雪。
污染:安徽多地空氣質量變差
21日,有細心的合肥市民發現,合肥市空氣質量轉差。和此前的情況差不多,在冷空氣的推動下,合肥、蕪湖、馬鞍山等地出現空氣質量變差的現象。
1月21日午后,合肥市空氣質量明顯轉差。
記者查詢合肥市空氣質量數據發現,合肥市從21日12時,AQI指數越過了100,達到了輕度污染級別。
不過,和上一次相比,這一次冷空氣攜帶的污染團相對較弱,空氣質量變差的節奏較慢——以合肥市為例,AQI指數12時103,到了13時107,14時108。氣象部門預計,這一次冷空氣帶來的空氣污染總體比較“溫柔”,持續時間也不會太長。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