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滁州連續兩年獲“中國最佳引才城市”稱號 秘訣是什么?

大皖新聞訊  古人先賢與這座皖東城市是互相偏愛的,尤其是——“他鄉人”。

唐代韋應物出身西安豪族,北宋文宗歐陽修老家在江西,王禹偁、辛棄疾一先一后是山東老鄉,在滁州布道的王陽明又是浙江人......無論是文學造詣,還是吏治仕途,又或是哲學境界,滁州定會成為外來賢者們受點化的“福地”。

對于古時賢者的加成與賦能,滁州的魔力源于自然賦予的秀麗山水、歷史風物的積累沉淀。

那么,對于當下的人才呢?這座連續兩年獲得“中國最佳引才城市”稱號城市的魔力又來自哪里?

文宗的千古名篇在這里婦孺皆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相比于人才政策,滁州當下的蓬勃產業才是人才更加關注的用武之地。

朋友圈壯大

2024年1月11日,在江蘇蘇州參加完光伏行業會議后,秦臻博士匆匆趕往高鐵站。70多分鐘后,他便回到了公司所在地——安徽滁州。

在滁州與長三角城市之間穿梭,已成為包括秦臻在內很多人的日常。他們大多來自江浙滬,甚至更遠的地方,如今卻匯聚在這座皖東小城,甚至在這里安家。

左右逢源的滁州,是合肥都市圈與南京都市圈覆蓋重合的重要節點城市。作為安徽東向發展的“橋頭堡”,滁州過境9條鐵路,聯通長江、淮河兩大航運網絡,高速公路通車、在建里程均居全省第一。

朋友多了路好走。但在滁州,路好走了朋友多。

交通的便捷、要素的互補、資源的流動,讓滁州與長三角的距離更近,“朋友圈”也更加壯大。

實際上,滁州早在2003年前后就提出“主動接受輻射、實施東向戰略”的口號。2013年,滁州被吸納為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的正式成員。在2018年,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為國家戰略時,滁州又提出實施“大江北”戰略。

與蘇州跨省合作的中新蘇滁高新區,與南京共建的南譙-浦口毗鄰區新型功能區等平臺,吸引著來滁投資興業的創業者,也吸引著希望一展拳腳的各方精英。

中新蘇滁高新區已經吸引了眾多企業落戶。

以中新蘇滁高新區為例,這塊省際合作的“樣板間”儼然已經成為滁州雙招雙引的“金字招牌”。2023年,中新蘇滁高新區全年新簽約億元項目40個,投資額 224.7億,協議總投資同比增長47.4%,其中世界500強企業項目1個、上市公司項目8個、細分行業領軍項目12個、專精特新項目12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項目22個……

在園區,來自異鄉的人們遇到老熟人已不再是新鮮事,甚至有人呼朋引伴、拖家帶口來此置業。城市之間的距離已不再是人才流動的壁壘。

以項目用才

1月16日,由安徽大學主導的新能源電池/光伏載具系統研發制造項目在滁州正式開工投產,實現了安徽省屬高校異地研究院成果轉化“零的突破”。

“圍繞光伏、半導體、汽車等滁州的優勢產業,利用安徽大學的學科和人才優勢進行產學研的合作。”安徽大學滁州研究院副院長唐曦介紹,這是安徽大學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首個異地研究院,未來將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有影響力的科研基地和成果轉化基地。

安徽大學滁州研究院內,來自安徽大學的師生正在進行課題研究。

尹玉蓮是安徽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研三學生,雖然到滁州研究院的實驗室才一個多月,但她已經對相關的企業摸了個底。“我做了簡單的調研,有些企業招聘的崗位和我的專業還是對口的,發展前景也很不錯,比如做半導體的華瑞微,比較符合我的預期。”

尹玉蓮老家在滁州市定遠縣。讀大學后,她本想在合肥找工作,或者去深圳等半導體產業發達的大城市。“如果留在滁州也不錯,離家近,專業對口,能讓我有用武之地。”

用武之地,是吸引人才的最大砝碼。有用武之地,能實現自我價值,是很多人才來到滁州的最大希冀。

如何做到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滁州以平臺聚才、以項目用才。

2023年,滁州組織1400多家企業赴近百所高校舉辦180多場招聘活動。2022年以來,滁州還對接長三角22所高校,遴選33名專家教授到產業鏈辦公室和縣(市、區)掛職,聘任吉林大學、南工大、合工大等32所高校為“人才強市合伙人”。

為了強化產學研合作,滁州還創新實施“校企雙聘”,累計選派近百名高校教授到企業擔任“科技副總”,企業研發人才到高校擔任“產業教授”。去年新建成院士工作站7家,居全省第一;總數達到16家,居全省第二。

留住人才

人才的競爭,短期靠資金,中期看政策,長期比環境。

旭合科技運營總監任軍利對滁州的營商環境印象深刻——項目簽約后,蘇滁高新區管委會及中新公司成立了專門的項目協調推進小組,以“保姆式”的關懷服務,及時調度項目情況,隨時解決項目中的困難和問題。從開工建設到實現全面投產,用時僅不到一年時間,體現了“滁州速度”。

滁州華瑞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海波原是江蘇省級領軍人才,來到滁州后,南譙區人才服務中心派專人幫助、指導其申報國家級領軍人才。

在滁州,市縣均成立了企業服務中心和人才發展促進中心,建立企業“首席服務員”、高層次人才“助創專員”隊伍,幫助企業和人才解決關鍵小事。

不僅如此,滁州還發放了5000多張“亭城英才卡”,憑這張卡可以享受交通便利、消費折扣、休閑旅游等專屬服務近百項。滁州還推進人才政策“四即四享”,讓服務更便捷。

來安姑娘張小潔本科畢業后,2021年入職華瑞微電子,沒想到去年買房時,她申領到了10萬元購房補貼。“從申請到拿到只用了一周左右的時間,非常快。”

為吸引更多產業人才,滁州市以實施新時代“滿天星人才計劃”為牽引,出臺了高層次人才25條,大學生和高技能人才18條。

數據顯示,2022年滁州常住人口凈增6萬人,居全省第二位、長三角41城第六位,科技創新指數增幅全省第一、總數全省第三。2023年引進院士、博士等高層次人才670人、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3.6萬人,同比均實現翻番;新培育國家級、省級領軍人才及團隊數均居全省前列。

幫企業攬才

再說回開頭,秦臻是江蘇常州人,本科和碩士都就讀于南京大學。2021年,在國外讀完博士后,秦臻回到常州的一家光伏企業工作。

“80”后的秦臻正值“當打之年”,在行業內逐漸嶄露頭角。2023年初,他決定來到滁州,在安徽旭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任技術支持總監和研發中心負責人。“之所以來滁州發展,不僅是公司認可我的價值,也是我對公司理念的認可。”

雙向奔赴,不僅是人才和企業之間,于企業和城市之間,亦是如此。

旭合科技的車間里,AGV小車實現智能作業

幾乎每一家落戶滁州的企業,都會列舉出這樣幾條原因:上下游產業配套齊全,產業鏈條完善,交通區位便利。

產業基礎,永遠是創業者的第一考量。

早在2018年,滁州毅然站上了光伏賽道。生產光伏玻璃的主要原材料是石英砂,滁州鳳陽以石英砂資源聞名,石英砂覆蓋面積達80平方公里,遠景儲量在100億噸以上。優秀的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給了滁州底氣。

從2018年迎來首家光伏制造龍頭隆基以來,滁州光伏產業在短短數年間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強的躍升。隆基作為第一家落戶滁州的光伏企業,初始團隊的員工基本來自長三角地區和西安,本地的員工少之又少。從南京搬來的華瑞微電子也是如此,剛到滁州時,高新技術和高層管理崗位的員工基本是從江蘇來的。很多企業剛開始都面臨人手緊張、高精尖人才稀缺的問題。

如何幫助企業招攬更多人才?滁州緊扣八大產業鏈和“新三樣”發展,廣泛摸排企業人才需求,定期發布重點產業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力爭到2025年人才資源總量超100萬。

同時,根據產業和企業發展需求,實行校企“訂單”培養,幫助58家企業與13所高職院校開設“蘇滁定制班”“全柴冠名班”“隆基訂單班”等,精準培養急需技能人才3200余名。

滁州還連續四年發布“揭榜掛帥”技術需求榜,累計發布技術需求264項,吸引境內外400多個人才團隊來滁洽談合作。

人才集聚帶來產業的蓬勃發展,2023年,滁州億元以上項目新簽約513個、新開工510個、新竣工320個、新投產350個。其中,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產值連續兩年實現翻番,2023年產值達1362億元、增長56%。全球光伏20強企業有9家落戶滁州,光伏玻璃、電池片、組件產能均占全省一半以上。滁州更是提出了打造“世界光伏之都”、安徽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第一城的目標。

人興、產興、城興,滁州將成為更多人的夢想之城。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編輯  許大鵬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滁州市先進光伏與新型儲能現代產業學院”成立

1月10日,“滁州市先進光伏與新型儲能現代產業學院”在滁州學院揭牌成立,同時舉行了校政企共建現代產業學院簽約儀式,為首批產業導師頒發聘書。

?安徽大學改性聚烯烴產品在滁州開工投產

1月16日,大皖新聞記者從安徽大學獲悉,當天上午,新能源電池/光伏載具系統研發制造項目開工投產暨安徽博強新材料有限公司開業儀式在滁州舉行。

2023“才聚滿天星·筑夢新滁州”人才季活動啟動

12月20日,滁州市舉行2023“才聚滿天星·筑夢新滁州”人才季活動開幕式。

滁州爭當先進光伏儲能產業全省第一城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支持下,滁州市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在時代機遇中搶灘光伏產業賽道。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城县| 遂川县| 得荣县| 乐至县| 沙河市| 玉林市| 建德市| 夏河县| 涟水县| 天台县| 鹰潭市| 沁阳市| 松江区| 通化县| 景东| 定结县| 江达县| 道孚县| 多伦县| 南涧| 荣昌县| 柘城县| 白沙| 绥中县| 甘洛县| 林口县| 延津县| 蓝田县| 吉林市| 京山县| 会东县| 张掖市| 锡林郭勒盟| 揭西县| 隆安县| 奉贤区| 手游| 泸州市| 沾益县| 谷城县| 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