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安徽省政協委員趙飛是知名閱讀推廣人,去年一年他致力于推動徽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徽文化是指安徽這塊土地上看得見的地域文化和看不見的人格精神內核共同組成的徽風皖韻。”在趙飛看來,徽文化是安徽獨有的,是安徽特有的文化符號。但是,如何讓更多人,尤其是青年人更認同并喜歡安徽文化精神,仍面臨著一些問題。
省政協委員趙飛(右)在調研中。
在過去一年的調研中,趙飛發現,許多年輕人對徽文化的了解不夠深入,僅停留在表面,對其歷史、藝術、建筑等方面的了解不夠全面,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一些青年人過于追求時尚和潮流,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徽文化在年輕一代中的傳承受阻。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對徽文化的教育和引導不夠充分,使得年輕人對徽文化的認同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為此,趙飛建議,要深入挖掘徽文化的內涵,打造出更易于傳播的標識、口號和特色。“徽文化,它既包括了皖南的徽派建筑、徽菜、徽劇、徽墨、徽學等,也包括了皖北老莊文化的底蘊等諸多方面。”趙飛舉例說,徽派建筑以其獨特的白墻黛瓦等特點,成為了中國傳統建筑的代表之一。而徽菜則以其獨特的烹飪技藝、口感和色香味俱佳的特點,被譽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徽劇則以其優美的唱腔、精湛的表演技藝和豐富的劇目,被譽為“百戲之祖”等,這些文化遺產應該讓每一個人安徽人從小就熟悉了解。
在創新徽文化的傳播方式上,趙飛建議,在信息化、網絡化的今天,要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讓更多的人有機會了解和接觸到徽文化。通過網絡、電視、電影等多種渠道,讓徽文化走進千家萬戶。例如,制作以安徽歷史文化為背景的電影、電視劇、以及各類文化活動等,讓徽文化真正落地生根,讓大家能很容易地感受到徽文化的魅力。
此外,要加強徽文化的教育普及,開展徽文化進校園、社區,讓徽風皖韻于無聲處浸潤人心。“我們可以在學校開設徽文化的相關文化課程,讓學生從小學習徽派建筑、徽菜、徽劇等方面的知識。”趙飛說,比如,可以舉辦“中國安徽文化年”等相關活動,讓中外游客能夠親身體驗到徽風皖韻的魅力。同時,也能通過此類活動的舉辦促進地方旅游業的融合發展,從而帶動和增強更多人尤其是青年人對徽文化的認同和喜愛。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