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草木青蔥,屋舍儼然,道路清潔……小寒節氣,走進位于蕪湖市繁昌經開區的西街回族村,一幅和美的鄉村愿景真實展現在眼前。來到西街村文化廣場,栩栩如生的銅牛雕像、風格獨特的牛肉店鋪正吸睛吸粉,成為繁昌新晉網紅打卡地。
“我們村很小,人口僅有739人。村里資源有限,2018年的村集體收入僅有300元。”西街回族村黨支部書記章社軍介紹說。“現在不一樣了,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32.97萬元,村集體和村民的日子都好了起來。”
三年前,繁昌區在全省率先推行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通過黨組織引領,以股份為紐帶將集體和農民聯結起來,實現集體經濟和農民群眾“雙增收”,推動全區農村共富列車提速。繁昌區的西街村及時動了起來,以“橫山牛肉”為關鍵詞的蕪湖市西街村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應運而生。
合作社通過打造標準化的生產車間,引進能人,讓專業人干專業事,從生產、加工、包裝,到嫁接企業銷售,提高產品性價比和附加值。最為關鍵的是,合作社可以帶領村民抱團發展,統一對外接訂單、搞營銷,走品牌化路子,把好產品賣上好價錢。
統計顯示,2022年下半年,西街村牛肉銷量達60萬斤,銷售額3000余萬元,有效帶動村民增加銷售600萬元。2023年上半年,牛肉銷量近70萬斤,銷售額近3500萬元。
2023年7月,該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簽訂了長期的購銷合同,將在全省內郵政所有網點及郵政線上銷售平臺進行銷售。
也是在不久前,繁昌區繁陽鎮缸窯村的3000多袋“稻蝦米”在不到2天的時間就售馨,實現銷售利潤6萬多元。“缸窯村的稻共蝦養基地和枇杷產業園等特色種養產業正在做大做強,在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也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村黨委書記盛明付說。
缸窯村2022年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30萬元,而6年前則是一個空殼村。如今,該村集體經濟收入領跑全鎮,跨入全區經濟強村行列,分別獲評全市農村改革示范村、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等榮譽。2023年5月,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拿出60多萬元給村民“分紅”。
繁昌區的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去年該區深入推進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農村信用主體累計授信5億元。安排財政資金2426萬元,扶持集體經濟項目26個,新增經濟強村12個。
2023年8月,繁昌的一場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做法的行動再次為共富列車賦能。繁昌區提出,大力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比學趕超、提檔升級,全力打造彰顯徽風皖韻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縣,努力創造鄉村振興繁昌樣板。
“我們全力推進青梅、優質稻米等全產業鏈發展,聚力做好五華雞、荻港香菜、香薯、桃子等‘土特產’文章,大力發展預制菜、鄉村旅游、鄉村民宿等特色產業,持續壯大集體經濟收入,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帶動更多農民增收致富。”不久前,繁昌區委書記瞿輝在區委鄉村振興專題推進會上表示。
在此背景下,繁昌區以“書記項目”為載體,以“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為基礎,在鎮、村兩級形成40多個諸如“共富聯盟”“共富林場”“共富驛站”等共富項目,讓56個村集體和6萬多農戶成功搭上共富列車。
2023年7月23日,峨山鎮成立共富聯盟,通過了《峨山鎮共富聯盟有限公司章程(草案)》,選舉產生了法人、董事會、監事會及相關人員。共富聯盟有限公司由鎮建投、8個村共同組建,其中鎮建投占股51%,8個村占股49%。
作為“雙領共富”工作的重要一環,新成立的峨山鎮共富聯盟有限公司正在解決各村集體經濟發展不均衡、經營實力弱等問題。他們將進一步統籌全鎮資源,發揮鎮級平臺優勢,形成發展合力,壯大集體經濟,實現“共富”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除峨山鎮外,該區的孫村、繁陽、荻港等鎮紛紛建立這樣的組織,以促進資源整合、產業互補、問題共解,加快區域聯動發展。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通訊員 全冰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