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月8日下午,2023首屆中國徽茶年會暨徽茶數字化追溯體系建設發布會在合肥舉辦。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安徽將建立徽茶獨有的數字化追溯體系,實現源頭可賦碼,全程可追溯,數據可應用,品牌可建設的一站式數字化體系,讓每一罐茶葉都有自己的“身份證”。
中國是茶葉生產大國,2022年茶產量首次突破335萬噸大關,占世界50%左右,居全球首位。其中安徽省2022年總茶產量14.16萬噸,茶園面積穩定在320萬畝,干毛茶產值203.73億元。在國內省內茶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茶產業仍面臨著幾大問題:產銷失衡、行業標準缺失、生產成本高、渠道效率低、品質不穩定、品牌同質化嚴重等。面對上述問題,茶產業數字化體系建設則尤為重要。
在圍繞徽茶質量安全打造一杯“清潔茶”的基礎上,安徽同時注重打造一杯“透明茶”。由科技部“國家防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農業農村部主管的“中國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學會”共同打造的第三方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網絡平臺“中國追溯”今后將助力徽茶產業數字化追溯體系的建設發展。
據介紹,今后安徽茶產品都將有追溯防偽憑證,完整記錄產品的信息、狀態、流向等數據。信息采集二維碼用于記錄產品的成長軌跡,通過掃描與向服務器中心輸入數據,產品追溯碼用于確定產品身份及溯源,消費驗證碼用于消費查詢,終結產品生命周期。也就是說,消費者購買茶產品后,通過手機掃描追溯碼后,會獲得一個產品的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部信息記錄,每個產品都有自己在生產生長中全過程的“追溯身份證”。數字化追溯體系能夠把茶產業的種植、生長、加工、質檢、物流、銷售等流程進行一站式管理,有效幫助茶企實現數字化、智慧化、一體化發展,提高徽茶品牌綜合競爭力。
此外,會上還倡議,茶葉企業作為茶產業數字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可利用企業優勢創新各類方式來推動茶產業的品牌建設,通過數字化追溯體系建設加大品牌形象宣傳,帶動茶農提高生產規模。茶農作為茶產業的根基砥柱,利用數字化的管理手段,科學種植,標準化生產運營,從而生產品質兼優的好茶。依托縣鄉村特色優勢資源,打造茶業全產業鏈,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城,讓茶農、茶企享受更多產業增值收益。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