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聞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皖南林區發生重大森林火災,請啟動應急響應。"隨后,Ka-32直升機、B-7813、B-70ES直升機,4架多旋翼無人機,9449戰鴻應急指揮機等迅速趕赴現場,偵查火情,開展救援。其中,Ka-32直升機是俄羅斯專為消防設計研制的雙發通用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12.7噸,是省通航控股集團聯合中信海直引進的安徽首架重型直升機。
12月8日上午,在肥東白龍機場舉辦的安徽省應急航空救援開航儀式暨救援演示活動上,該直升機正式投入備勤狀態,實現開航。這將為安徽應急救援航空體系建設注入新的力量。
直升機空中滅火演練
世界上最好的消防直升機來皖
航空應急救援是提升應急管理能力的重要部分。而直升機外吊掛作業,不僅解決了在山區、野外或特殊環境下的運輸困難,而且極大地提高了效率,可應用在崇山峻嶺、施工難度大、吊車等裝備無法到達的區域,同時在應急搶修、搶險救援等方面也能發揮重大作業。
Ka-32直升機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消防直升機,可以加掛吊桶應用于森林航空消防,應用于搜索救援、防汛封堵、物資運輸等作業。"Ka-32直升機在水深僅達0.8米處便可取水,取水要求極低,并且具備高速抽水等良好性能。"省通航控股集團工作人員介紹。
據了解,Ka-32直升機機身長12.25米,高 5.4米,寬3.8米,裝備兩臺TB3-117BMA型燃氣渦輪發動機,抗風能力較強,可抵御的最大風速達20節(10米/秒)。該直升機結構緊湊,具有良好的操控性和懸停穩定性,適應復雜地形和天氣作業。
直升機空中送物
能送人送物還能空中滅火
在當天的救援演示活動中,Ka-32直升機在塔臺管制員的指令下,緩慢飛行至起吊點上方,機身下方吊著一條8米的鋼索并保持懸停姿態。地面人員在直升機保持穩定后,迅速進入作業區域,將放在地面的網兜掛到鋼索上,直升機將物資吊運至指定地點,進行卸貨。
另外,Ka-32直升機可運載 13名乘客,在急難險重的災區,Ka-32直升機可以將專業救援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運送到救災一線實施救援,為救援爭取時間。救援演示中,5名攜帶專業工具的消防隊員在隨機人員的指揮下,依次快速進入機艙,機組人員隨即起飛,將消防人員送至一線實施作業。
記者還看到,Ka-32直升機完成取水后飛赴火點,在距離火點上空30米左右,機組控制水桶打開,約5噸的水從空中灑下,精準撲滅火點。
"重型直升機的引入,填補安徽應急救援航空體系空白,更是適應‘全災種、大應急’任務需要,對推動安徽省應急救援綜合能力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省通航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湯斌表示,目前,省航空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已運行,皖中基地投入使用,為進一步提升空地協同高效指揮調度能力,組織了此次航空應急救援演示。
直升機應急救援轉運受困人員
安徽航空應急救援指揮平臺已建成投用
當天,戰鴻機型也加入救援演示。
"戰鴻"基于"蕪湖造"DA42飛機雙發四座平臺,搭載指揮機、航空相機、光電、衛通等設備。作為中國首款載人固定翼空中應急指揮機,它填補了我國航空應急指揮飛機的空白。2023年5月8日,第二屆長三角應急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盛大開幕,中國首款"戰鴻"空中應急指揮機首次亮相。
"戰鴻"空中應急指揮機最高時速352公里,最大航程2357公里,最大作業時間12小時,最大飛行高度5486米,具備反應快、機動靈活、安全性高和運行成本低等特點,可快速抵達災害現場,發揮應急救援數字化戰場體系中的空中骨干節點作用,能夠滿足大震巨災、"斷路斷網斷電"等極端條件下的應急救援實戰需求。
記者看到,隨著機場塔臺放行指令下達,9449戰鴻應急指揮機開始進行火情偵查。經"戰鴻"現場偵察,1號火場火勢快速蔓延已形成山峰火、樹冠火,機上操作員第一時間將火災報告給指揮中心。
省通航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安徽省航空應急救援指揮平臺已經建設,目前平臺已與省應急指揮中心實現互聯互通,初步具備接警、處置和調度功能。下一步,安徽將拓展航空應急救援在森林防火滅火、防汛抗旱、地震和地質災害等搶險救災領域的場景應用,加快構建反應靈敏、結構合理、規模適度的航空應急救援力量體系。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通訊員 洪成剛
編輯 李燕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