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通常學校新生開學典禮是在9月1日舉行,而潛山野寨中學卻在9月3日舉行,這是為什么?
今年9月3日7時30分,潛山野寨中學舉行2023級高一新生開學典禮,770名高一新生參加。在校園內的紀念塔廣場前,新生集體宣誓,宣誓聲氣貫長虹,響徹校園。
野寨中學校長徐漢夫在2023級高一新生開學典禮上講話。
“告訴同學們要賡續抗戰精神,厚植家國情懷”
時間回撥到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發動“九·一八事變”,抗日戰爭爆發,日本軍隊侵占中國東北。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炮轟宛平縣城、進攻盧溝橋,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毅然奮起,英勇抵抗。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全國各族人民包括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
1943年,為永久紀念抗日陣亡將士,皖鄂兩省十三縣知名人士發起倡議,在天柱山麓野人寨修建陵墓,同時為保護陵園、培養將士遺孤及地方優秀青年,又在此開辦紀念學校,取“景仰忠烈”之意,始名“景忠中學”,后改校名為“野寨中學”。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東京時間),同盟國聯合受降典禮在停泊于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至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結束,宣告日本帝國主義徹底失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完全勝利。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的壯舉,是驚天動地的偉業,抗戰的勝利開啟了中華民族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殺敵的烽火雖早已離我們遠去,但長眠于此的985位英烈“負弩效前驅,碧血黃沙殉一死”的英雄氣概仍激蕩在景忠園的上空。
據野寨中學校長徐漢夫介紹,每年開學典禮都選擇在9月3日舉行,就是要告訴同學們:我們一定要賡續抗戰精神,厚植家國情懷。在野寨中學學習的三年,勿忘先烈,鐫刻理想,為國成才,不負韶華。
葛徐棟老師帶領新生集體宣誓。
高一新生集體學習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
依陵建校、以校護陵,紅色是野寨中學最莊嚴的底色。“野寨抗日陣亡將士公墓是野寨中學的立校之基,精神之根,文化之魂。” 野寨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徐漢夫告訴大皖新聞記者,每一個和抗戰或者與烈士相關的日子,學校都會舉行活動。
清明節祭掃英烈、“9·18”國旗下講話、國家公祭日緬懷先烈……學校新生開學典禮定在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這一天舉辦。而高考畢業生們“最后一堂課”,是在紀念塔廣場前,畢業生們列隊整齊步入忠烈祠,向相伴和守護了3年的抗戰先烈宣誓道別。
2019年,野寨中學校內的抗日陣亡將士公墓被國務院確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入選國家級抗戰遺址保護名錄。
與以往不一樣,今年9月3日,正值全國各地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野寨中學新考取軍校的20名同學回信精神的重要時刻。
當天的開學典禮上,2023級高一新生共同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
葛徐棟老師帶領新生集體宣誓。
風景佳絕,岳麓清華;追憶先烈,攘寇固邦;
景忠八秩,薪火相傳;今我來矣,征程起航;
三載求學,學而有方;目標明確,斗志昂揚;
尊師問道,勇躍高崗;勤奮刻苦,自立自強;
齊心協力,攜手同窗;景忠成人,品格至上;
激揚青春,點燃夢想;八百健兒,愛黨愛國;
砥礪前行,共創輝煌;強我中華,護國恒昌!
宣誓聲氣貫長虹,響徹校園。
2023年,野寨中學20位同學攜筆從戎圓夢軍營。
“為強國強軍夢去拼搏去奮斗”
“作為一名野寨中學人,我是深情的。我高中在這里求學,大學畢業后,在這里工作了近三十年。”在開學典禮上,野寨中學高一八班的班主任陳志敏老師發言時祝學生們“不負心中熱愛,奔赴下一場山海。“
野寨中學校長徐漢夫表示,作為一名野寨中學學生,要心中有信仰,眼里有光芒,做一個有方向的人;要勤于學,慎于言,敏于行,練就過硬本領,做一個有底氣的人;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學會挺膺擔當,做一個有格局的人。
今年,野寨中學有133位同學志愿填報軍校,最終20位同學攜筆從戎,圓夢軍營。徐漢夫表示,他們是野寨中學學生品格教育這棵大樹上開出的最美麗的花朵,是野寨中學學子最值得追捧的校園之星。
作為2023級首屆“國防科技育英班”新生代表,操鳴宇表示,自踏進野寨中學大門的那一刻,便有一份使命在肩,那就是,為國家的未來而奮斗,而努力。
“選擇了國防科技育英班,等于選擇了我們獨特而有意義的別樣未來。”操鳴宇表示,正是懷著這顆丹心,他們走進國防科技育英班,銘記英烈宏愿,接過學長學姐的接力棒,肩負起新時代的使命,為強國強軍夢,去拼搏,去奮斗,決不辜負習爺爺的殷殷囑托。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殷志強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