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從8月20日起,亳州市譙城區人民法院開始對楊某所持有的亳州藥都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藥都農商行”)115萬股股權進行司法變賣。大皖新聞記者發現,從7月8日起,這些股權就進入司法拍賣程序,一拍遭遇流拍,二拍折價后仍然遭遇流拍,最終被法院打折變賣。直到8月22日,大皖新聞記者發稿時確認,這些被司法變賣的銀行股權仍然無一人出價。
銀行股權,連續打折仍難覓“接盤俠”
大皖新聞記者查詢發現,從7月8日起,亳州市譙城區人民法院通過網絡司法拍賣的形式對被執行人楊某所持有的藥都農商行進行多次拍賣,評估價為每股3.5元,一拍起拍為每股3.5元,二拍起拍價打折降至每股2.8元,先后三次司法拍賣,均因為沒人報名而流拍。
8月22日,大皖新聞記者發稿時,仍無人報名競買這些股份。
8月4日,亳州市譙城區人民法院發布公告稱,從 8月20日上午10時至2023年10月19日上午10時止,亳州市譙城區人民法院將對被執行人楊某所持有藥都農商行的115萬股股權進行變賣,變賣價為每股2.8元。這些股權被拆分為18個標的,最小標的為50000股,起拍價為14萬元。
8月22日,大皖新聞記者發稿時確認,這些標的關注量都很低,18個標的仍然是無一人報名參拍。
原始股權,每股原來作價1元錢
大皖新聞記者查詢獲悉,被執行人楊某是藥都農商行的自然人股東,持股比例為0.31%。
8月21日,藥都農商行董事會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大皖新聞記者,楊某的確是該銀行的自然人股東,因欠款還不上,所持股權被法院強制執行。楊某所持有的股權是其多年前購買的亳州農商行的原始股權,每股股權原本作價是1元。從2012年至今,藥都農商行給原始股東的分紅收益已經超過了1元錢。
“他其實早已通過銀行分紅掙夠了本金,換句話說,即使這些股權被1分錢拍賣掉,他也不會因當初投資這些原始股而虧錢!” 藥都農商行董事會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說。
銀行回應,對公司上市進程沒有影響
近日,注冊制新規下的首家IPO新申報銀行機構誕生,就是藥都農商行,IPO申請狀態為“已受理”,日期為3月4日,擬上市板塊為滬市主板,融資金額為16.38億元。
藥都農商行辦公大樓外景
大皖新聞記者查詢發現,除本次被司法變賣的115萬股股權外,亳州農商行的股權近年來頻頻被司法拍賣,除少量成交外,大部分股權遭遇流拍。
業內人士稱:作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主要構成部分,中小銀行的股權近年來頻頻被司法拍賣或是被掛牌轉讓,市場普遍反饋冷,不少中小銀行的股權即便是經過多輪拍賣一再折價,依然無人問津。
藥都農商行董事會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解釋說,本次司法拍賣的評估價是法院委托專業機構評估的,因為藥都農商行目前還沒有上市,所以無法透露該銀行股權的實際價值,更沒有確定該銀行股票的上市發行價。
針對楊某所持股權連續流拍的事實,藥都農商行董事會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解釋說,流拍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原因就是供求關系不均衡,市場信息不對稱,屬于正常的市場行為。藥都農商行從2014年謀劃上市,至今經歷8年多時間仍然未果,群眾目前對藥都農商行最終能否上市持觀望態度,這也可能是導致該行股權頻遭流拍的一個因素。
藥都農商行董事會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強調說:藥都農商行目前一切經營正常,正在按程序申請上市。楊某所持有的股權遭多次流拍、并被司法變賣的事實,不會對藥都農商行上市進程產生影響。
大皖新聞記者 張洪金 攝影報道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