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近年來,蕪湖市灣沚區依托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經濟發展基礎,以“共富”理念引領鄉村振興,積極探索安徽省城鄉融合、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以農民為主體,讓農民參與其中、富在其中、樂在其中;以共建共贏為目標,凝聚政、企、村等多方合力,科學規劃、留足空間,賦予鄉村發展強大的創造力和生命力,打造了以鳩茲灣為代表的一批試點項目,有效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我們是從市里開車過來的,之前就看到了關于鳩茲灣的宣傳,趁著暑假帶著孩子過來看一看。鳩茲灣里面的內容很豐富,不僅孩子學到不少知識,還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鄉村振興給這里帶來的轉變。”蕪湖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
據統計,今年春節后截至目前,鳩茲灣項目共接待來訪、參觀、調研、考察、會務、培訓、招商、活動、體驗、休閑等各類團體活動700余場次共計8000余人次。今年9月鳩茲灣還將承辦“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會場活動。
以“共富”模式促鄉村發展
鳩茲灣位于蕪湖市灣沚區花橋鎮橫崗社區,是古城源頭“鳩茲”發源地,與蕪雁高速出口處、楊黃公路、蕪太二級路、蕪申運河相連。2018年,花橋鎮橫崗社區落實灣沚區委、區政府的鄉村振興總綱領,花橋鎮橫崗社區號召并帶領黨員和有志之士,成立了鳩茲部落苗木專業合作社,增加當地居民收入,壯大集體經濟,促進鄉村發展。
2021年,原鳩茲部落通過“雙招雙引”模式,由安徽頂峰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承包,創建成為“鳩茲灣藝創共富鄉村”。 作為蕪湖市灣沚區花橋鎮人民政府采取“EPCO”模式、策劃設計建設運營一體化的鄉村振興試點與樣板項目,在國內首次提出以“藝創+”為動力源泉,實現對鳩茲灣農業全產業鏈、區域全方位立體賦能,踐行鄉村產業開發與鄉村全面振興。
“鳩茲灣藝創共富鄉村”規劃總面積為6.67平方公里,下轄包垾、鄒村、馬廠、葉村、吳莊、陳村、何村6個自然村,農田林地水面約7000畝、村民300余戶。項目總投資5億元,采取“政府引導、村民主體、企業運營、村集體和社會資本共同參與”的共建共贏模式,施行“統一規劃、統一品牌、統一運營”,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編制《鳩茲文化主題IP策劃和運營方案》、《花橋鎮古鳩茲文化旅游廊道總體規劃》、《花橋鎮“鳩茲灣藝創共富鄉村”產業發展策劃方案》、《花橋鎮“鳩茲灣藝創共富鄉村”項目總體規劃及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形成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建設規劃體系。 “鳩茲灣建設后,不僅環境變好了,許多外地打工的人全都回來了。連我不住的舊房子也租出去了,一年可以收到7000元租金。”當地村民鄒老漢高興地說。
“共富”舉措實現多方共贏
共同富裕,不單是實現居民收入增長,更重要的是民生福祉的全面提升。鳩茲灣項目運行不到一年時間,其成效初顯,鄉村自然生態環境和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不斷豐富。
灣沚區以鳩茲灣項目為依托,通過嵌入式、無痕化設計,就地取材,把普通的民房、樹木、竹林、池塘等變成充滿鄉村原生態氣息的微景觀,形成了一個個獨具特色的秀美村莊。
據統計,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1000余畝農田的開荒種植、800余畝水面的生態養殖、2000余棵樹木移栽的景觀營造、20多個鄉村微景觀的設計打造、30余處農舍的形象出新,水系清淤、污水管網改造、水上棧道觀景平臺建設等也正在推進中。
除優化鄉村環境外,鳩茲灣項目還引進新要素,激活裸資源,改造舊空間,發展新產業。“在共建共享原則下,農民將自家閑置農房、閑置宅基地、耕地、林地、水面、苗木等資源流轉、租賃,還可以提供勞務參與一產種養殖、二產農產品加工、三產服務業,均實現了有效增收。”花橋鎮宣傳委員汪斯涵介紹,截至目前,該項目共計吸納當地村民就業近200人,村民務工及工資收入累計達到人均3550元/月;共流轉55戶村民農田林地1000多畝、水面800余畝,盤活閑置農房33套,當地農民直接增收210余萬元。
鳩茲灣項目平臺匯聚作用逐漸顯現,新產業項目陸續落地,鄉村文化創意、研學教育、生態農業等業態蓬勃發展。截至目前,20余家入駐和孵化企業在這里安家落戶,4家企業已孵化培育成功出園。
鳩茲灣項目通過業態創新、項目打造、鏈條延伸、服務提升、品牌塑造等一系列舉措,構建“田、林、水、村、社、民”生命共同體,形成產村融合、教旅融合、農旅融合、文旅融合、商旅融合發展新格局,實現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產村人文“四位一體”,成為蕪湖市灣沚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平臺和抓手,也為探索“區域化突破、全域化提升、系統化推進”的鄉村振興路徑奠定了基礎。
蕪湖市灣沚區將緊扣“共富”理念探索鄉村現代化新路、探索“藝創+”模式賦能鄉村產業振興、圍繞“兩區”目標打造更多更高示范樣板等方面,助力鄉村新產業發展,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打造美麗鄉村新風貌,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部分圖片由中共灣沚區委宣傳部提供)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