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7月7日,記者從安徽省人民檢察院《積極能動履職 懲治毒品犯罪》新聞發布會現場獲悉,2022年以來,安徽省各級檢察機關嚴厲懲治毒品犯罪,依法批準逮捕277件400人;深入貫徹落實《檢察建議書》(即“七號檢察建議”),更加注重對同城直送、跑腿、智能快遞柜等新業態的監管,從運輸渠道遏制毒品犯罪的蔓延;針對青少年易受新型毒品侵害情形,將會同教育部門有計劃、分步驟將禁毒教育納入學校課程。
嚴厲懲治
依法批準逮捕277件400人
記者從發布會現場獲悉,2022年以來,安徽省各級檢察機關依法嚴厲懲治毒品犯罪,共受理審查批捕毒品犯罪案件348件499人,依法批準逮捕277件400人,受理審查起訴毒品犯罪案件1453件2162人,決定起訴645件942人。
據介紹,從受理審查起訴罪名分布情況看,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581件1177人,人數占毒品犯罪案件總人數的54.44%;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582件593人,人數占27.43%;容留他人吸毒罪194件221人,人數占10.22%;其他涉毒罪名96件 194人,人數占8.97%。
同時,檢察機關在辦理毒品案件中落實寬嚴相濟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除犯罪性質、情節和后果特別嚴重的毒品犯罪外,能用盡用,促進各類毒品案件繁簡分流,做到簡案快辦、繁案精辦。2022年至今,全省檢察機關辦理毒品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979件1161人。在毒品犯罪案件中嚴格堅持“數量+情節”的量刑原則,全面審查案件事實,注重查明犯罪嫌疑人是否系累犯、再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嚴懲主觀惡性大、社會危害性大的毒品犯罪,區別對待主觀惡性不深、情節輕微的未成年人涉毒犯罪。
加強監管
辦理涉寄遞違禁品案件124件287人
“近年來,新型毒品不斷涌現,極具偽裝性、迷惑性與隱蔽性,同時具有蔓延快,受眾廣等特點,嚴重危害經濟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據現場介紹,近年來新型毒品受眾年輕化趨勢明顯,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犯罪案件呈上升勢頭。2023年1至5月,個別地市檢察機關受理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案件達130件,受理移送審查起訴126件,同比呈上升勢頭。該類案件均發生在農村地區,多為70歲及以上老年人聽信民間偏方,認為罌粟殼具有保健功效,在房前屋后零星種植以供食用。
同時,毒品犯罪的寄遞渠道不斷更新,犯罪網絡化明顯。互聯網科技不斷迭代更新,通訊手段快速發展使得涉毒活動更加隱蔽,“網絡+寄遞”成為毒品犯罪主流,毒品交易流程“人、毒、財”分離。“隨著物流快遞新業態不斷涌現,犯罪分子除了大量采用寄遞方式實現販運毒品人貨分離之外,還出現了利用‘跑腿服務’等外賣配送服務平臺中的有償代勞功能完成毒品運送的情形,給毒品犯罪查處、證據審查、犯罪實施認定帶來一定程度的挑戰。”
為進一步加強寄遞安全監管,最高人民檢察院向國家郵政局發出《檢察建議書》(即“七號檢察建議”)。全省檢察機關深入貫徹落實“七號檢察建議”,更加注重對同城直送、跑腿、智能快遞柜等新業態的監管,從運輸渠道遏制毒品犯罪的蔓延,并加強與郵政管理管理等相關部門合作、共同推進,推動我省寄遞行業健康發展。2022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涉寄遞違禁品案件124件287人,其中涉毒案件56件130人,對公安機關移送涉寄遞安全的案件,堅持快捕快訴,有力震懾犯罪。
此外,全省各級院從健全機制角度,加強對貫徹“七號檢察建議”工作的統籌指導。今年5月,省檢察院在總結前期工作的基礎上,聯合省公安廳、省郵政管理局制定了《關于建立健全寄遞安全監管協作配合工作機制的意見》,現文件正在會簽中。
分步驟
將禁毒教育納入學校課程
記者現場了解到,下一步,全省檢察機關將始終保持打擊毒品犯罪的高壓態勢,對毒品犯罪出現的新特點、新趨勢以及新型毒品防控問題加強總結研究,重點圍繞合成大麻素、“γ-羥基丁酸”等新型毒品案件的主觀明知、數量折算、量刑標準、涉毒財產查證、涉網絡毒品案件的定性及管轄等問題開展專題研究,為司法實踐提供切實有效的對策指引。
此外,將持續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公眾對各類毒品的認識和防范意識,“特別是針對青少年易受新型毒品侵害情形,將會同教育部門有計劃、分步驟將禁毒教育納入學校課程,提高青少年辨識毒品、抵制毒品的能力。”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實習生 王一諾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