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今年高考作文如何審題?如何才能拿到高分?作文命題體現了什么樣的風向標?6月7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大考2023”直播活動邀請安徽大學教授、中國作協會員章玉政和合肥一中語文高級教師費瑞梅、合肥六中高三語文教研組組長章茂華兩位資深教師一道,暢聊了他們對于今年高考作文的理解。
談審題:
關注學生主體,讓每個考生都有話說
今年安徽高考作文試題通過語言文字運用II的材料中提及的“安靜一下不被打擾”的想法,衍生出了“青少年在學習、生活中,有時希望有一個自己的空間”的話題。
合肥一中語文高級教師費瑞梅表示,看到作文題目時,她覺得眼前一亮,也非常感動。“這個題目真正做到了走近學生,設身處地的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傾聽學生的聲音,讓人感到非常親近。”費瑞梅說,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主動走近青年、傾聽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作文試題呼應了這一要求。
“在備考過程中,學生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宏大的話題,像今年作文題這樣完全的以學生作為主體來發聲,很多年都沒碰到了。”費瑞梅直言,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今年作文題真讓覺得人耳目一新,所有的孩子都有話可說。
審題難度不大,考生不容易寫跑題
“這段時間,我們高三在準備作文素材的時候經常涉及到幾個關鍵詞,也就是國家、個人、社會、家庭等。”在合肥六中高三語文教研組組長章茂華看來,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作文題最大的變化體現在從宏大主題命題到小切口命題。
今年高考作文題指向個體內心的成長,讓青少年有一個自己的空間。“這個題目的好寫性,體現在不容易寫偏題跑題,但是無論是宏大的命題還是小切口的命題,都存在一個表達的問題,題目中對’空間’給出了三個指向詞,也就是“放松,沉淀,成長”。這個空間可以是實質的空間,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空間,它暗指的家庭、學校、社會對學生空間的一種侵入,讓孩子沒有釋放自己的權利。
“一般碰到一個觀點或者事件,我們要分析這個事物的本質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發展的走向是什么?影響是什么?比如這個題目中提到了自己的空間,對于空間的指向,同學們要關注到實指和虛指。這個空間給你帶來什么好處?題目給出了三個關鍵詞“放松,沉淀,成長”,同學們要圍繞三個關鍵詞來寫。”章茂華提醒,同學們在審題時腦海中要有“3+1的概念”,其中3是指三個關鍵詞,1是指“空間”這個主體。
命題體現三大特點,容易言之有物
作為中國作協會員,安徽大學教授章玉政近年來一直關注高考作文命題,他同時也是一名高二學生的家長。在他看來,今年的作文命題體現出三大特點,也就是主體性、開放性和思辨性。
“從去年的’超越、再超越’,到今年的’安靜一下不被打擾’,都反映出在大的時代背景下,高考越來越關注于高中生這個青年群體,讓青年感受到自己是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這是關注學生主體性的體現。”章玉政表示,從寫作的角度來說,他相信每個孩子拿到題目之后都有話可說。在他看來,這點是非常重要的,考生在寫作時可以去表達自己內心的一些思考,更容易做到言之有物。
第二個特點是開放性,題目的設置上提到了“有一個自己的空間”。章玉政認為,這個空間可以是實體的空間,也可以是虛擬的空間,可以是一個“小我”的空間,也可以是跟社會連接的一個“大我”的空間,讓孩子們在寫作的過程中有發揮的余地,體現出開放性的特點。
第三個特點是題目有一定的思辨性,“題目中提到有一定的空間,是不是我們的家庭和社會給予孩子太多的干擾,讓孩子沒有安靜下來的時間?孩子沒有放松的時間和沉淀的時間,自然也就沒有成長的時間。”章玉政認為,這里所提到的成長不僅是自己成長,也要和社會接軌,要和一些大的主題去做銜接。
談寫作:
想得高分要看思想是否深刻
高考作文如何才能拿到高分?這是考生及高一、高二師生最為關注的問題。對此,兩位老師結合平日里的閱卷和教學工作,談了談自己的想法。
章茂華表示,高考作文的閱卷首先是看立意是否扣題,“比如今年的作文讓你寫的是給自己點空間以及空間帶來的意義,考生如果把空間寫成了時間,肯定是不對的。”章茂華說,在扣題的基礎上,觀點就比較明確了,老師要看你寫的論證是否充分,具體包括論證的合理性、層次性、方法的多樣性等。需要注意的是,考生的卷面也非常重要,如果卷面不好在高考中很難拿到高分。
“近年來,高考作文是非常重視思辨性的,以今年的題目為例,想寫得出彩,就要看到‘放松,沉淀,成長’之間的關系,可以從這些角度來切入。”費瑞梅認為,現在全國卷有一種傾向,就是以考來促教。在她看來,如今高考題和課本的聯系日益密切,學生如果扎扎實實把課本內容學好,對寫作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費瑞梅坦言,今年的作文題目雖然門檻不高,但是考生的分數肯定是有高下之分的。“閱卷的時候是按照審題、結構、語言、卷面等方面來評分的。就審題來說,考生如果想要得高分,要看思想是否深刻,是否能夠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發現現象背后的一些本質。比如今年的作文,考生不能僅僅著眼于自己個體的發展,如果能夠將自己的成長融入到國家建設、民族復興的大業當中,明顯就比別人寫的要深刻一些。”費瑞梅說。
寫作時要關注自己真實的心境
章茂華認為,今年高考作文題打開了一扇窗戶,告訴我們要關注自己真實的心境,把心境真正合理、有序、生動的表達出來,才能真正打動人。
高考已經結束,章茂華對于高一、高二學生的作文寫作也提出了一些建議。“最觸動人心的就關乎于人的某種情感。”他建議,學生可以努力的去尋找幾個對自己有觸動的人物,認真感悟人物的故事、名言、經歷,不斷把宏大命題轉向微觀。
“寫作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大家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努力的方向,圍繞中心句,把中心句闡釋清楚。”章茂華說,每個學生手頭都有很多論述文的材料,考生可以把中心句找到之后自己來論述,然后再看別人是怎么論證的,通過這種辦法來訓練自己分析的角度、分析的深度等。他強調,寫作訓練要利用好零碎的時間,比如周一在文章中選擇一個中心句,用零星時間寫下自己的思考,再參照所選的文章,慢慢把思路打開。章茂華強調,“閱讀——寫作——鑒賞”是一個閉環,學生在積累的過程中要一步步做好。
對于如何提高卷面分,章茂華也給出了建議。“如果你的卷面不好,可以每天花點時間寫一寫字帖,比如有一些關于課文或古詩的字帖,同學們可以邊抄邊寫邊讀,用至少一個學期的時間使卷面達到中等水平,從而順利的拿到卷面分。”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 蒙國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