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2023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5周年。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即將在合肥舉辦?!拔迥陙?,安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經歷了從‘旁聽生’到‘插班生’的過程,最后成為‘正式生’?!比涨?,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專訪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城鄉發展研究所所長孔令剛,他認為,安徽應當堅持上海龍頭帶動、攜手蘇浙,同時也要保持精氣神,揚皖所長,成為長三角的“特長生”。
江淮蔚來合肥先進制造基地。新華社記者杜宇/攝
安徽所獲紅利最多、受益最大
“安徽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得到的紅利最多,是最大的獲益者?!笨琢顒傉J為,相比于滬蘇浙,安徽的發展有一定的差距,但這幾年,安徽奮力追趕,發展速度在長三角省市當中是最快的,目前安徽經濟總量占長三角GDP比重增加到18%,在全國經濟發展格局中,實現了由“總量居中、人均靠后”向“總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發展。
具體來說,從基礎設施建設來看,安徽網絡型基礎設施加快構建,高鐵發展從米字形到時鐘形,運營總里程居全國前列,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全面實現,現代化的交通方式加上互聯網徹底改變了安徽的區位條件。
從產業發展來看,安徽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通過產業合作的方式,在更高層級上承接產業轉移。共建長三角世界級產業集群,在長三角的六大產業集群中,安徽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四大集群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比較典型的是在新型顯示與集成電路領域,安徽在國內具有領先優勢;其次,新能源汽車是安徽未來主要發展的產業;人工智能是增強長三角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領域。通過產業鏈的分工合作,提升了安徽的整個產業發展的能級。交通區位的改善和產業的發展,整體提升了安徽的區域形象。
第五屆世界聲博會在合肥市啟動。新華社記者朱青/攝
孔令剛表示,要進一步明確安徽在國家戰略中的功能定位。在國家區域總體戰略規劃中,安徽也屬中部地區,這種既是長三角成員又是中部省份的“雙重身份”,使安徽在實施區域協調發展國家戰略中,肩負特殊的區域功能。“安徽承擔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與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崛起兩大戰略的空間鏈接樞紐和門戶功能。”孔令剛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對中西部地區及其他地區具有“樣本”意義和示范作用。
在某些領域爭做“特長生”
“長三角三省一市,上海是‘模范生’,浙江是‘優等生’,江蘇是‘尖子生’?!笨琢顒偙硎荆不諒囊婚_始的“旁聽生”到“正式生”,雖然過程有些曲折,但安徽一定努力做“上進生”,向上海、浙江和江蘇學習,并成為某些領域的“特長生”和“優長生”。
安徽協同滬蘇浙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通過走出有安徽特色的“開放+創新”與“科創+產業”的發展新路,為實現長三角區域協調和共同發展,提供“安徽樣本”??琢顒偙硎荆不招枰鲃幼鳛楹椭鲃訐敚L長板在“強省快跑”上持續“強勢發力”。首先,安徽要向上海學習、向浙江學習、向江蘇學習?!笆奈濉逼陂g,要發揮安徽的韌性,更要突出安徽的特色發展。
中國電科38所研發的一款射頻前端芯片及組件。駱先洋/攝
一方面,安徽要緊跟上海龍頭帶動,攜手蘇浙緊密協作。另一方面,安徽要拉長長板。一是拉長創新活躍的長板。這是安徽的發展底色,安徽有很多原始創新的成果,同時在長三角區域的六大產業集群中,安徽在四個產業方面都有自己的優勢,這個長板的拉長將進一步提升安徽的實力和地位。其次,拉長人力資源和土地資源豐富的長板。長三角區域安徽的國土面積最大。人口雖然在長三角不是最多的,但安徽部分中心城市集聚人口能力呈快速上升趨勢。2022年安徽增加了十幾萬人口,這反映了安徽在人力資源和土地資源方面具備獨特的優勢。
省政府參事、省社科院城鄉發展研究所所長孔令剛
此外,拉長糧食安全方面“壓艙石”功能的長板。安徽是農業大省、糧食主產省和南方地區唯一的糧食凈調出省,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長三角區域重要農產品供應以及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發揮了“壓艙石”作用。新形勢下,安徽要在保持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產量穩定的基礎上,以智慧賦能建設農業現代化強省,全面推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未來成為長三角的“大糧倉”“大廚房”。
安徽整體加入長三角城市群,從“邊緣”到“樞紐”和“門戶”,拓展了長三角的腹地空間,延展了長三角城市群區域縱深,整體上也夯實了長三角城市群在長江經濟帶龍頭地位和輻射中部地區的實力和可持續發展后勁。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