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2023年4月26日,創新“源”力量2023——中國科大先研院“牢記囑托踔厲奮發”2023年創新要素發布會在先研院未來中心舉行。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中國科大先研院通過“科大模式”賦權試點獲批轉化技術成果已超過30項。
累計招收工程碩士博士超千人
中國科大先研院執行院長康宇介紹到,近年來,在省、院、市、校的堅強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科大先研院努力匯聚技術創新資源,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動力之源;不斷集聚創新創業人才,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智力支撐;構建全流程服務體系,為科技成果轉化營造一流環境。
中國科大先研院累計建成應用工程技術中心20多家,聯合實驗室超70家;孵化企業超310家;申請各類專利近600項,2018-2022連續5年入選安徽省發明專利百強榜;整合創新平臺資源,打造“開放、共享、共用”的公共技術服務體系,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動力之源,助力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中,中國科大先研院研究生部和組織與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就先研院在研究生培養、人才招引、職稱評審等方面的政策和發展情況做了詳細介紹。2020年,先研院成為中國科大校內獨立招生單位,已累計招收工程碩士、博士超1100人,為區域產業發展提供高層次應用型科技人才。此外,通過開展自然科研系列職稱自主評審等舉措,吸引學校高層次科研團隊、師生校友及創新企業到先研院干事創業,累計匯聚各類創新人才超800人。
獲批轉化技術成果已超過30項
2020年2月科技部等9部門印發《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實施方案》,中國科大入選成為全國試點單位之一,提出了“賦權+轉讓+約定收益”創新模式,實現成果轉化從“分糧”到“分田”的重大突破。
當天,中國科大成果轉化辦公室韋峰從模式探索、政策賦能、體系建設、管理運營等方面系統性介紹賦權改革“科大模式”及其實施情況。截止目前,通過“賦權+轉讓+約定收益”模式賦權試點獲批轉化技術成果已超過30項。
活動現場,來自中國科大賦權試點項目高性能電源管理芯片、大體系高性能第一性原理計算軟件、高端開源數據采集儀器與裝備、智能電磁感知新型技術等團隊現場路演。據介紹,這些項目已完成階段性的轉移轉化,成功應用于電力、能源等關鍵行業和領域,解決了多項行業難題及卡脖子技術。
此外,會議現場還發布了中國科大先研院科技成果轉化投融資體系建設情況。其中“中科大先研肥西天使基金”“雛鷹基金母基金”“高新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系首次發布,三支基金由中國科大先研院和合肥市產投、興泰集團、合肥市高新區、肥西縣、創谷資本等單位共同設立,基金總規模超20億元。未來將重點支持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中國科大及先研院賦權轉化項目、科大校友創業項目、大學生創業團隊、在校師生和高層次人才團隊創新創業等領域。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