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老年代步車俗稱“老頭樂”,因無需駕照、不用上牌,備受老年群體喜愛。不過,“老頭樂”已不專屬老年人,在池州主城區街頭,一些中年甚至青年人也常駕駛。近年來,當地市民特別是機動車駕駛人關于規范“老頭樂”的呼聲越來越高;同樣,因安全系數較低,“老頭樂”的治理也引起池州市相關部門的重視。
池州城區街頭行駛的“老年樂”。
探訪:池州街頭“老頭樂”亂象不少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為整治“老頭樂”亂象,近日,安徽蕪湖為“老頭樂”立規矩,自4月15日起,蕪湖市將在主城區設置電動三四輪車(“老頭樂”載人三四輪電動車、行業及普通貨運三四輪電動車)嚴管路段,全面加強管理,包括規定“老頭樂”禁止上嚴管道路行駛等。蕪湖市率先出臺治理舉措引起包括池州市民在內的各地市民熱議。
“老頭樂”在池州主城區到底什么情況呢? 4月11日,大皖新聞記者來到池州主城區相關路段進行探訪。上午9時許,在短短10分鐘內,長江中路自西向東約有20余輛“老頭樂”駛出,車上多載有一到三人,未發現闖紅燈行為。10時左右,記者來到南門大轉盤附近,發現一輛“老頭樂”正逆向行駛,迎面駛來的汽車紛紛避讓。
隨后,大皖新聞記者又來到主城區東街附近,大街上10米左右就有一輛“老頭樂”,而在巷子里,五六米就有一到兩輛。總體來看,這些“老頭樂”多簡陋,就像是“三蹦子”外套一個殼,也有少量像縮小版的汽車。
亂停亂放的“老頭樂”。
聲音:市民對“老頭樂”褒貶不一
池州市民對“老頭樂”怎么看?記者了隨機采訪了幾位市民。車主杜先生今年70多歲了,他表示騎兩輪電動車會害怕(倒),“(‘老頭樂’)既便宜,又不用找停車位,還不會被貼罰單。買菜或去超市買東西很方便!我身邊很多人都買了。”市民楊先生則買了輛價格2萬多元、行駛里程達120公里的“老頭樂”,“省去了保險及油費,方便快捷,平時出門就靠它”。
市民胡先生則認為:“老頭樂”在街頭“橫行”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他們不怕扣分、罰款,尤其是晚上,常在街上橫沖直撞,甚至還闖紅燈,還是盡早取締為好!” 市民胡女士則對“老頭樂”心有余悸:”有天晚上,我牽著孩子在人行道上行走,后面一輛‘老頭樂’緊挨著孩子快速行駛,把我都嚇壞了。“
采訪中,也有市民提到:對一些不會駕駛機動車的人來說,遇大風、下雨等惡劣天氣時,“老頭樂”確實能給市民出行特別是接送小孩上學放學帶來很大便利。”‘老頭樂’確實需要規范,如果直接‘一刀切’將其淘汰,政策未必具有人性化。”
未來:該如何規范“老頭樂”
據悉,池州市暫未出臺專門管理“老頭樂”的具體規定,但大皖新聞記者查詢發現,2022年4月,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曾發布《關于規范電動三、四輪車交通管理的通告》,《通告》明確了電動三、四輪車屬于機動車,上路行駛需按規定辦理機動車注冊登記,駕駛人需取得相應駕駛資格,辦理交強險。至于具體的處罰措施,該《通告》并沒有顯示。
記者查閱部分地區涉及駕駛“老頭樂”造成人身傷害的案例,發現我省法院在相關案件的審理中,同樣認定“老頭樂”屬于機動車,并稱“此鑒定僅是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間的各項技術標準上予以認定”。相關法律界人士表示,“老頭樂”不是合規的機動車,但若駕駛“老頭樂”引發交通事故,駕駛者通常會按照機動車駕駛員來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有人吐槽其“橫沖直撞”,也有人認為其能“遮風擋雨”,如何規范“老頭樂”問題已迫在眉睫。記者了解到,池州市相關部門已著手研究此事。
大皖新聞記者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