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文化遺產是世界的瑰寶。近日,全省文物局長會議透露,今年將推進凌家灘和“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除了這兩處,安徽還有明中都皇城城墻、壽縣古城墻和歙縣古徽州城墻在聯合申遺。目前,安徽申遺做了哪些準備?進展又如何?大皖新聞記者進行了采訪。
安徽推動兩項申遺工作
世界文化遺產于安徽并不陌生。目前安徽有三處世界文化遺產,分別是1990年入選的黃山,2000年入選的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以及2014年入選的大運河。其中,黃山還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此次安徽提出,今年將指導編制申遺文本和規劃,推進凌家灘、“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至此,安徽“申遺大軍”又壯大了。
凌家灘遺址位于馬鞍山市含山縣,是距今5800~5300年新石器時代晚期、長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心聚落遺址,與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稱為“中國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凌家灘在1998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凌家灘遺址作為安徽省唯一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其玉雙聯璧元素被2022年冬奧會設計的同心圓獎牌所采用。
“萬里茶道”是一條始于17世紀的國際古商道,全長1.4萬公里,它南起中國福建武夷山,經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內蒙古向北延伸,途經蒙古國,抵達俄羅斯,是歐亞大陸重要的經濟文化交流通道。2013年,中蒙俄三國共同發起了申遺倡議,國內由湖北武漢牽頭申遺工作。2019年,國家文物局將“萬里茶道”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安徽黃山祁門縣是“萬里茶道”申遺節點城市之一。
“今年主要任務就是編制申遺的文本和規劃。”凌家灘遺址管理處主任唐軍告訴大皖新聞記者,申遺是一項復雜的工作,目前凌家灘在編制文本的同時,持續做好考古發掘和遺址公園建設。
為了支持凌家灘遺址申遺步伐,2023年初,G5011蕪合高速公路位于含山縣陶廠鎮境內的互通出口名稱由“含山”調整為“凌家灘”。
鳳陽壽縣城墻進入“預備隊”
除了已經申遺成功的大運河,這些年,安徽一直在為之努力的就是中國明清城墻聯合申遺了。明中都皇城城墻、壽縣古城墻和歙縣古徽州城墻都在其中。
鳳陽明中都皇城城墻是明代最早興建、唯一保存至今的宮城城墻,也是淮河流域唯一保存的具有中國古代國家都城地位的城墻遺跡,現存約0.1138千米,城門2座。明中都皇城城墻圍合空間內的中軸線空間序列和建筑形制,也是后來營建南京故宮和北京故宮的藍圖。
壽縣古城墻,現存城墻周長0.7147千米,城門共4座,各有甕城,是全國屈指可數的保存完好的城墻之一。它的防洪功能和有關設施也是目前所見明清城墻中最為突出的一例。
記者了解到,中國城墻的聯合申遺工作早在2006年啟動。此后,由南京牽頭的聯合申遺隊伍逐漸壯大。2012年,在安徽省文物局的努力下,安徽“壽縣城墻”及“鳳陽明中都皇城城墻”也提出加入聯合申遺的申請;同年7月,國家文物局公布了更新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來自六省的8個市組成了“中國明清城墻”項目。2015年,歙縣古徽州城墻也提出了申遺申請。
目前,提出參加聯合申遺的城市已經有14座,而已經被列入國家申遺預備名錄的增加到了8座。其中,鳳陽明中都皇城城墻、壽縣古城墻已列入預備名錄。
“我們現在主要還是做好申遺的宣傳、監測和相關研究。”鳳陽縣文物部門相關負責人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前期城墻的修繕保護工作已基本完成,現在就是要做好城墻的保護,以及遺址公園建設,改善周圍環境,不斷提升明中都城墻的文化內涵和影響力。由于申遺工作一直由南京牽頭,目前推進工作還要等待整體安排。
申遺工作還需多方推動
申遺需要多少年?并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從全國范圍來看,明孝陵申遺用時三年,大運河申遺用時八年,良渚古城申遺更是長達二十五年之久。
以明清城墻申遺為例,從申遺項目啟動,到2020年,十省十四市組成了中國明清城墻聯合體,到現在,中國明清城墻申遺已經努力十六年,仍未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世界遺產申報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申遺從來不是一蹴而就之事。
申遺之路并不好走,安徽準備好了嗎?
“世界文化遺產的評定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鳳陽文物管理所所長唐更生告訴大皖新聞記者,世界遺產委員會規定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必須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即這些遺產要具有其他遺址無可比擬的特性,它的價值不能僅限于本國,而是具有國際認可的價值,因而需要得到特殊保護。“從這方面來看,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凌家灘遺址管理處主任唐軍也認為,申遺工作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凌家灘申遺工作剛剛起步,不能急于求成。多挖掘文化內涵,提煉有效的文化價值,做好文化研究,才能離高標準更進一步。同時,需要國家、省、市多部門的聯合推動。”
實際上,這兩年在“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也提出了加快申遺步伐,促進文旅融合的建議。安徽省政協委員王曉焱就提出,凌家灘申遺要成立高規格的申遺領導小組,構建多元化的財政保障機制,提供強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同時,要建立專業化的申遺工作團隊,共同推動申遺工作。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