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據歙縣溪頭鎮政府消息,日前,省級非遺文化——汪滿田魚燈經過四天狂歡的巡游,圓滿落下帷幕,喧鬧了4天的小山村也恢復往日的寧靜,但美好的魚燈、純純的徽州年味,以及熱情好客的村風民風,讓很多外地游客流連忘返。
據統計,從2月3日至6日,汪滿田“嬉魚”活動共投工投勞400余人,志愿者服務隊160余人;各魚會收到樂助資金累計6.5萬元。期間,接待游客18000余人次,客流量比去年增加了近40%左右,其中江浙滬等省外游客突破6000人次。農戶小魚燈線下銷售600余只,銷售額達24萬元,線上訂單1000余只,訂單金額45萬元以上。
汪滿田村是一座以魚為魂的村莊。農歷癸卯兔年的正月十三至十六,各魚會的魚燈沿規劃好的路線穿街走巷。汪滿田嬉魚燈始于明初,相傳這項活動與“火”有關,汪滿田村木屋居多,常有火災發生,魚生于水,水能滅火,于是衍生出祭魚克火的嬉魚燈民俗表演。近年來,春節期間有上萬名外地乃至外國的游客趕到汪滿田感受濃濃年味。
魚燈表演也對當地文旅產業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今年正月,因為魚燈表演,該村民宿接待累計400余人次,營業額6萬元左右;農戶餐飲接待累計3000余人次,創收入15萬元;農特產品銷售額3萬余元,商店煙花爆竹銷售額30余萬元。此外,汪滿田魚燈還吸引了很多市內外官方媒體以及數十家自媒體來報道或直播。
光彩流動的魚燈,是汪滿田人對合家團圓、辭舊迎新的新春歡慶,也是他們對來年風調雨順、年年有余的期盼與祝福,更是這座小山村實現共同富裕,走向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流傳不息的嬉魚燈會,每一盞亮起的魚燈里,閃爍的都是從未中斷的文化傳承與經久流傳的文明之光。這些流傳不息的年俗,也以最濃重、最美好的形式,詮釋著中國人代代相傳共同信仰的民俗文化。
正月,徽州魚燈游動各地,在屯溪老街、屯溪河街、黎陽文旅街、歙縣徽州古城等地,魚燈、花燈,成為年輕人和孩子的最愛。
黃潔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