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位于合肥市逍遙津公園內的一株薄殼山核桃被認定為三級古樹。古樹名木是重要的文化遺產,也是城市一道優(yōu)美的風景,目前安徽共有古樹名木35154株,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區(qū)和大別山區(qū)。在這些古樹名木中,年齡最大的是誰?最出名的是誰?對此,大皖新聞記者進行了采訪。據悉,目前安徽樹齡最大的古樹已有1390年,最出名、以及保護方式最具科技含量的是黃山迎客松。
黃山迎客松保護最具科技含量
“雖然我們通常把古樹名木放在一起說,但這是兩個概念,分別包括古樹和名木?!卑不帐×謽I(yè)局生態(tài)處負責人介紹說,古樹是指樹齡100年以上的樹木,名木則是指具有歷史價值或者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
根據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全省共有古樹名木35154株,涉及248種,隸屬57科137屬。其中,名木148株,一級古樹834株,二級古樹4314株,三級古樹29858株,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區(qū)和大別山區(qū)。在這些古樹名木中,“年紀”最大的、最有名的、最具科技含量的是哪些呢?
“從目前來看,全省樹齡最老的古樹是位于黃山市徽州區(qū)潛口鎮(zhèn)唐模村的銀杏。”該負責人表示,這棵銀杏為唐太宗貞觀六年(632年)所植,樹齡已有1390年。全省最粗的古樹也在黃山市,位于歙縣徽城鎮(zhèn)南源口村的巨型樟樹,胸圍1125厘米,樹高30米,樹齡近千年。“保護方式最具科技含量的是大家熟知的黃山迎客松?!痹撠撠熑烁嬖V記者,為了保護迎客松,1981年首創(chuàng)迎客松“守松人”崗位,此后,又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開展了迎客松倒一枝彈性支撐桿升級和樹體物聯網風險監(jiān)測系統、迎客松3D數字化建模、樹體數字化傾斜測量監(jiān)測等保護項目研究,其中迎客松倒一枝雙向雙剛度彈性支撐桿,獲國家發(fā)明專利。
此外,安徽最出名的古樹除了黃山迎客松,還有碭山酥梨樹王、青陽酉華古青檀。在合肥市,較為出名的古樹名木是義井鄉(xiāng)車王村國槐,當地村民曾為它后移祖宅11米。
專家為古樹名木“會診”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安徽省是全國首批古樹名木資源普查試點省份,為了科學開展保護修復,對古樹名木受損,出現生長衰弱、瀕危癥狀的,相關部門及時組織專家“會診”,安徽省古樹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黃山風景區(qū)古樹保護專家組和九華山古樹保護專家組成員胡一民就是其中一位。最近,他正在指導黃山市徽州區(qū)唐模古銀杏保護、肥東張集鎮(zhèn)古牡丹保護、肥西童氏宗祠古桂花的保護等工作。
“記得2003年10月,我參加了黃山風景區(qū)夢筆生花擾龍松移植工程,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焙幻窀嬖V記者,2007年底,他參加了安徽省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培訓班,聽取了相關的專題報告,從那時起,對安徽的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產生了興趣?!?015年,我負責了安徽省第二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進一步深入到古樹保護領域?!彼榻B說。
為了獲取亟待保護的古樹信息,胡一民不僅關注各地市的市長熱線電話,還會從一些攝影愛好者、戶外活動愛好者和網友等提供的照片中發(fā)現古樹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及時與當地的林業(yè)主管部門溝通。多年來,他參與黃山市休寧縣祖源“紅豆杉王”、蚌埠市懷遠縣“君王古銀杏”、岳西鷂落坪“大別山五針松模式標本樹”等古樹的保護方案制定和實施,參加了黃山迎客松、九華山鳳凰松、天柱山天柱松等的保護工作等。“根據一些古樹保護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我們也進一步改進保護措施、創(chuàng)新保護材料組合?!焙幻窠榻B說,以前他們常采用桐油、汽車密封膠等作為防腐和密封防水材料,現在逐步改進為采用木材防腐劑和環(huán)氧樹脂等材料,大大提高了古樹外露木質部的防腐和密封防水效率。
胡一民正在為黃山迎客松進行“體檢”。
每年500萬用于一級古樹名木保護修復
2021年2月,寧國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林業(yè)局)與中國平安財產保險宣城支中心分公司簽約,為該市989株古樹名木買保險,成為安徽古樹名木投保第一單。
“近年來,各地不斷創(chuàng)新方式,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卑不帐×謽I(yè)局生態(tài)處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我省淮南市、宣城市、宿州市等地區(qū)都為古樹名木購買了保險,建立了古樹名木保護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2020年,宣城市舉辦了省內首次古樹名木冠名權公益拍賣會,對寧國市港口鎮(zhèn)山門村三株古樹(群)三年期冠名權進行拍賣,吸納社會保護資金近10萬元。
“歷經數百年的風吹、雪壓、雷擊等自然災害,古樹的樹勢大多較為衰弱?!痹撠撠熑吮硎?,對古樹名木進行保護及復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我省古樹保護任務較重。目前,我省每年投入500萬用于一級古樹和名木的保護修復,但部分市、縣還沒有設立專項資金修復二、三級古樹,資金缺口較大?!安粌H如此,還存在著部分古樹生長空間不足、保護修復的專業(yè)性技術不強等問題。”
據了解,下一步我省將探索市場化保護路徑,通過建設古樹公園、認種認養(yǎng)、古樹保險等方式,調動各方力量參與古樹保護。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