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補植的行道樹規格太小了,與周邊樹木差別很大,很不協調,也影響月亮島的整體美觀。”早在今年七月份,一位老讀者曾向大皖新聞記者反映六安月亮島環島路上補植的一些行道樹規格太小的問題。
大皖新聞記者隨后將該問題反饋給有關管理單位,得到的答復是當時氣溫太高,不適合重新栽植。12月9日下午,記者來到六安月亮島進行了實地調查。12月11日上午,該環島路補植樹木問題終于有了積極進展。
實地調查:樹池小樹胸徑很細 與整體不協調
大皖新聞記者從文華路橋進入月亮島環島路,以逆時針方向環島查訪。
在距文華路橋頭約50米處道路外側,記者看到了樹池里的一棵小樹,目測高度約3米,胸徑有多少呢?通過卷尺實測只有約4厘米,妥妥的小樹苗,與周邊成年行道樹相比,顯得“弱不禁風”。
記者再往前走約五六十米,見到了第二棵樹池里的小樹,該小樹也不高,比第一棵稍粗一點,卷尺實測約6.6厘米胸徑。
在月亮島環島路最北頭路段,記者看到第三棵樹池里的小樹,看起來高度超過3米,實測胸徑約7厘米。
在環島路皖西學院工地大門附近,記者看到的是長在樹池里的第四棵小樹,高度與之前看到的差不多,實測胸徑約6.3厘米,同樣也不大,在其前后的行道樹胸徑經過測量都在10厘米到30厘米之間,甚至還有更大的。
在環島路皖西學院西門至西南角工地大門路段,記者看到了第5、6、7、8、9、10、11、12棵樹池里的小樹,高度大都超過3米,實測胸徑分別是7.3厘米、8.3厘米、5厘米、7.3厘米、6厘米(分叉樹)、7.3厘米、5.3厘米和7厘米。
記者看到的第13、14棵小樹相隔一個路燈,一個胸徑7厘米,一個胸徑4.6厘米。
在皖西學院正門口附近路段,記者看到一個樹池里有三分叉小樹,選其中最粗的一棵進行測量,發現其胸徑只有4厘米,這也是此番調查發現的最細的小樹了。
從調查實測情況來看,大皖新聞記者看到的小樹,全部生長在道路外側樹池(靠河一側),按讀者反映和實地情況來看,屬于今年補植的樹木,與周邊原有行道樹的胸徑、高度差距十分明顯,均沒有超過10厘米胸徑的。經了解得知,這些補植小樹有冬青樹和柳樹。“補植的樹苗過小,與周邊原有樹木很不協調也不美觀。小樹的確是可以慢慢長成大樹,但那要等待很多年。”熱心讀者說。
管理部門:早已發現問題并要求整改,現抓緊進行
那么,月亮島環島路上補植的這些小樹是否符合要求?要不要更換呢?鑒于專業性太強,大皖新聞記者今年七月下旬就曾就此問題開始過查詢了解。
記者查詢到《2023-2025年度六安市老淠河兩岸、月亮島四周景觀帶管理養護項目公開招標公告》,其中第四包為:老淠河月亮島四周(含月亮島小區小廣場及無人島),綜合管理面積約29.78萬平方米。招標采購人為六安市城區新老淠河綜合管理處。
記者為此問題曾按照招標文件上的聯系方式與管理單位進行了聯系,當時接電話工作人員沒有回避問題,而是解釋說:當時七月份正是高溫天氣,更換樹木會很難存活,需要等天氣涼了以后才行。
為了更好地了解情況,記者12月10日下午通過六安市城管局宣傳部門人士就調查發現的情況進行通報說明。
12月11日上午,六安市城區新老淠河綜合管理處主任紀再軍主動就上述問題進行了反饋和溝通。紀主任表示,月亮島環島路上補植的樹木規格較小的問題他們也已經發現了,當初補植時起的樹苗的確較小,他們也已經向養護企業發出過整改通知了,要求把不符合要求的補植樹木更換掉。
“今天一早我就帶領我們相關負責人和養護負責人來到現場,把整個情況又看了一遍。”“已經安排過了,就這兩天解決這個問題,不達標的所有的苗子(補植的小樹)全部換掉。”紀再軍說。
大皖新聞記者 竇祖軍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