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主管部門可以聘任信息員、協管員收集土地違法行為信息;四種情形致使公共利益遭受重大損害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省級土地督察可下達督察意見書,責令及時整改,并可以約談有關負責人……12月11日,大皖新聞記者從安徽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安徽省土地監督檢查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可聘任信息員、協管員收集土地違法行為信息
近年來,安徽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印發《安徽省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的若干措施》,實施千億斤江淮糧倉建設行動,深入開展“違建別墅”“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大棚房”等問題專項清理整治,建立統籌協調工作機制,耕地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但安耕地保護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短板。
記者注意到,《條例》正式印發后將加強土地監管,完善土地日常巡查制度。在自然資源、農業農村部門的日常動態巡查基礎上,《條例》提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也應當建立土地日常巡查制度,及時發現和制止土地違法行為。同時,建立網格化土地監管制度,《條例》明確縣級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分級劃分網格,明確管理責任和人員,及時發現并依法制止土地違法行為。
此外,還探索建立土地信息員、協管員制度,《條例》提出,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可以聘任信息員、協管員收集土地違法行為信息,協助及時發現土地違法行為。同時,強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前哨”作用。《條例》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發現其經營管理的土地范圍內存在土地違法行為的,應當及時上報。
省級土地督察可責令整改,約談有關負責人
記者注意到,《條例》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監督檢查工作的領導責任進一步明確,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土地監督檢查協調機制,除自然資源、農業農村部門嚴格履行土地監督檢查的主體責任外,發展改革、公安、財政、住房城鄉建設、水利、審計、林業等部門也要按照各自職責,積極配合做好土地監督檢查工作。同時,進一步壓實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監督檢查職責。
《條例》要求各級自然資源部門加強執法信息化建設,強化“技防”應用。建立網格化監管制度,明確縣、鄉兩級分級劃分網格,加大“人防”力度,及時發現和制止土地違法行為。充分發揮村(居)民委員會“前哨”作用,落實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土地所有者的職責,引導村(居)民依法合理利用土地,對發現的土地違法行為及時上報,從源頭遏制各類土地違法違規行為。
據悉,《條例》對省級土地督察制度進一步細化,明確了省級土地督察的形式包括例行督察、專項督察。規范了土地督察權的行使方式,即對被督察對象下達督察意見書,責令其及時整改,并可以約談有關負責人,或向有權機關提出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的建議。
致使公共利益嚴重受損,可依法處分主管人員
記者注意到,《條例》總結以往的經驗做法,從追究行政責任、刑事責任、黨政紀責任三個方面,采取更為嚴厲的舉措,嚴肅懲戒違法用地行為?!稐l例》規定,對于違法用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涉及需要給予處分或者追究刑事責任的,依法移送有權機關處理;對于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違反土地管理法律、行政法規,或者落實國家有關土地管理重大決策不力的,督察機構可以約談有關負責人,同時提請有權機關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值得注意的是,《條例》提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有效提高行政執法監督的效率,保障土地執法的“硬措施”落到實處?!稐l例》規定:建立重大違法案件掛牌督辦和公開通報制度,建立土地執法巡查、抽查制度,以及土地執法查處案卷評查和違法案件統計制度等。并強化監督執紀,規定四種情形致使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遭受重大損害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通訊員 李愛琪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