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2月4日中午,在科大訊飛的孕媽媽餐廳內,不少正在孕期的職工正在就餐,其中一位職工告訴記者:“孕婦提出申請后可以在這個小餐廳吃飯,不用在大食堂排隊,舒服多了。”餐廳采用自助形式,為孕媽媽提供了便利舒適的就餐環境,這是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公會職工服務中的一項措施。12月4日,長三角三省一市十多家主流媒體走進科大訊飛、維天運通等互聯網企業,了解安徽省互聯網企業工會特色亮點工作。
科大訊飛孕媽媽餐廳內職工正在就餐
配套30?職工群體的精準需求
無論是AI虛擬主播、翻譯機、人工智能大模型,還是人工智能在汽車、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應用,科大訊飛的語音及語言、自然語言理解、機器學習推理及自主學習等核心技術持續創新,而保持這份創新活力離不開一個年輕的職工群體。
據工作人員介紹,科大訊飛職工平均年齡約30歲,處于婚育高峰期,根據近年來統計數據,公司休產假、陪產假職工人數迅速增長。為了配套職工需求,除了孕媽媽餐廳、愛心母嬰室等準媽媽、新媽媽的專用空間,2020年9月,對內部職工開設的飛飛托育園正式投入使用,為6至36個月的兒童提供托育服務。
“我家寶寶在里面上過,里面有一個家長共育的系統,孩子一天在學校吃了多少,上廁所怎么樣,喝了多少水等等,我們每天都會收到一個共育清單,這都是常規的內容。”科大訊飛工會副主席張云飛介紹到。“平常是5:30放學,但是老師會一直服務到8點多,師資力量比較充足,晚一點下班去接也有老師陪著。“
除了托育園,科大訊飛的工會創新服務還有“AI拼車”“鉆石社區”論壇等,其中有一項“訊飛直播間” 《高管面對面》直播活動內容十分“犀利”,每月將通過內部視頻直播平臺舉辦直播活動,讓公司管理層、各部門管理者與員工實現在線互動。張云飛說:“董事長帶頭直播,現場我們就盲抽互動問題,不回避大家關心的一些問題,大家比較關心的往往是自己的福利待遇、績效考核、人力相關,也有問的高管‘冒汗’的問題。”
關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
“301省道20公里處,我們的車陷在泥里了,誰來幫幫我們……”一條卡車司機的求助帖引來了其他卡友的熱心幫助。12月4日下午,在合肥維天運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廳,媒體記者們共同觀看了這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微電影《在路上之夜曲》。而這其中為卡車司機幫了大忙的求助論壇,就是維天運通旗下路歌品牌牽頭、協調并搭載的卡車司機互幫互助平臺——卡友地帶。
目前,卡友地帶注冊用戶超過350萬人,關注用戶600萬,觸達覆蓋貨車司機近千萬。路歌也利用這個平臺,響應全國總工會推動貨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的號召,2021年,作為全國貨車司機省級網上入會試點平臺,引導7.8萬名司機加入工會。
除了貨車司機勞動權益保障工作的開展,維天運通也在不斷完善和加強工會組織建設。在現場,擁有六個羽毛球場的職工活動中心令媒體記者直呼“羨慕”,維天運通的職工之家、職工活動中心建筑面積達2530平方米,設有室內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室、母嬰室、健身房、舞蹈房、表演場地,為職工提供了多樣的活動陣地。
之后三天,“長三角網絡媒體看安徽——安徽省互聯網企業工會工作主題采風行動”將繼續前往蚌埠、滁州、蕪湖三地,挖掘當地互聯網工會特色亮點工作。
大皖新聞記者 于源綺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