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以準入準營、工程建設領域的高頻事項為范圍,建立包含40項辦事事項的改革清單,將受理、審查、決定、辦結等多個環節合并為一個環節,精簡率達68.25%,平均辦理時限由原來的1.62個工作日進一步壓縮至0.25個工作日,優化率達84.62%。"12月2日,中國(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以下簡稱"蕪湖片區")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蕪湖片區不斷深化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結合創優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示范區建設工作,積極探索實行"首席審批師"改革。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蕪湖片區印發《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蕪湖片區實行"首席審批師"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在準入準營、工程建設領域制定改革事項清單,包括公司設立登記、特種設備、食品經營、建筑施工許可等40項事項。蕪湖片區管委會擇優聘任4名"首席審批師",將原來的受理、審查、決定、辦結等環節合并為一個環節,由"首席審批師"獨立承擔審批職責,實行"一人終審"模式,實現跨領域、全環節、一個人、一次辦。
蕪湖片區通過改革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圍繞服務企業發展全周期提高審批效率,讓企業群眾辦事更加高效、便捷,打造蕪湖片區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品牌。
"我們是綜保區內的紡織加工企業,日常辦理企業注冊變更、特種設備、工程建設等事項比較多。"安徽富春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金成告訴記者,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提供的"首席審批師"服務,為企業節約了不少時間,到窗口提交材料后不到半小時就辦理好了,"有了這樣高效的服務,讓我們對企業發展和擴大生產更加有信心了。"
據蕪湖片區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曹登軍介紹,今年1-9月份,蕪湖片區實現進出口總額636.8億元,同比增長66.3%;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9.5億元,同比增長47%;新增注冊企業2306家,同比增長27.8%;片區所在行政區經濟總量同比增長8.7%,增速高于全市2.7個百分點。"蕪湖片區以不到全市6‰的面積,貢獻全市約70%的進出口額、75%的外商直接投資、11%的新增市場主體和27.1%的經濟總量。"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