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1月29日,大皖新聞記者從淮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了解到,該市8家法院推行特色審判,把“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貫穿未成年人審判工作全過程,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做好涉未成年人案件審判工作。
淮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宮軼男在發布會上介紹,全市法院推行“圓桌審判+心理干預”模式,嚴格執行法定代理人及合適成年人到場、法律援助、不公開審理等制度。辦案法官在庭審時對涉案未成年人進行教育,積極引導未成年人自省悔罪,從根源上降低再次犯罪風險。邀請合適成年人到場參與未成年人案件審理、宣判,共計12人次。庭審后,強化對犯罪未成年人的判后回訪、跟蹤幫教、家庭教育指導等延伸幫教幫扶工作。嚴格落實犯罪記錄封存規定,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檔案單獨存放管理,嚴格查閱條件。市中院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家庭教育指導站,邀請心理輔導老師等社會人士協助法官開展社會調查、心理咨詢、法律援助等工作。
田家庵區法院還出臺《關于合適成年人參與刑事訴訟的規定》,在判決文書上后附法官寄語,對未成年被告人的犯罪原因進行分析,肯定其成長過程中的閃光點,有針對性地對未成年被告人提出教育和忠告,使裁判文書更具說服力、親和力和公信力。
宮軼男還介紹,今年以來,全市法院共受理涉未犯罪案件28件38人,審結24件30人(一審22件27人,二審2件3人),其中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6人,三至五年有期徒刑4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8人,緩刑8人。對利用職業便利等實施侵犯未成年人犯罪的,充分運用禁止令的規定,對2名被告人判處終身從業禁止,對1名被告人判處一定期限內從業禁止,彰顯司法預防功能。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