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11月27日上午,大皖新聞記者從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安徽大力培育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使產業競爭力、影響力顯著提升,安徽日益成為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策源地和產業聚集地。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2964.7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1238.3億元。截至目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上市公司突破40家。
四大戰新產業集群躋身“國家隊”
產業布局方面,長鑫、晶合、華鑫微納等標志性、引領性項目加快建設,集成電路產業在全國發展格局中的地位持續提升。
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能和先進結構材料等4個集群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集聚企業近2000家,實現年營業收入4000億元。蕪湖數據中心集群獲批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長三角國家樞紐節點,成為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布局建設的10個數據中心集群之一。科大訊飛“羚羊”、奇瑞“海行云”、中建材“凱盛AGM”3家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入國家級“雙跨”平臺行列,數量居全國第5位。
重大創新成果層出不窮
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技術攻關。安徽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聚焦關鍵設備、零配件、材料和軟件等“卡脖子”重點領域,組建產業基礎能力創新聯合體,成體系開展核心技術攻關。
依托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安徽布局空地一體量子精密測量等實驗設施,加快建設人工智能、數據空間研究院,持續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同時,動態編制“倒逼”“引領”“卡脖子”等清單,采用“揭榜掛帥”“賽馬制”等攻關模式,實施省重大產業創新計劃、科技重大專項、重大研發計劃項目超600項。“經典—量子”協同的量子計算全球開發者平臺正式上線,先進工藝動態存儲芯片實現量產,涌現出“量子鉆石顯微鏡”、北斗三號衛星低能離子探測載荷等一大批重大創新成果。
上市公司突破40家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策源地和產業聚集地,市場主體不斷增多,研發實力也持續增強。
依托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長三角國家樞紐節點蕪湖數據中心集群國家級平臺,積極對接招引行業龍頭企業,目前已簽約落地數據中心重點項目10余個,總投資超2500億元。安徽還實施“百企領軍”“千企競發”等企業梯度培育計劃,鼓勵優質企業通過項目建設、戰略重組、上市等方式,加快成長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
截至目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上市公司突破4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70家,電子信息制造業規上企業超過1500家。
合肥京東方大尺寸顯示面板出貨量全球前列,晶合集成液晶面板顯示驅動芯片代工領域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成功躋身晶圓代工企業全球前十。
全省已累計建成智能算力超6500P
為了推進產業發展,安徽研究制定《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方案(2023—2025年)》,統籌推進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全省已累計建成智能算力超6500P。
算力p是衡量計算機系統算力的一種單位。它表示計算機系統的計算能力或者計算資源的強度。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領域,算力p通常用于衡量模型訓練和推理的速度。
同時,推進“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全省累計建成5G基站11.4萬個,已實現省轄市城區、縣城城區、鄉鎮鎮區5G網絡全覆蓋,行政村5G通達率達到94.4%,合肥、蕪湖、黃山、宿州4市入選千兆城市。
合肥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正式開通,網間通信質效顯著提升。網絡基礎設施全面向IPv6演進升級,移動網絡、固定網絡、數據中心已實現100%支持IPv6,IPv6活躍用戶數超 6500萬戶。羚羊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注冊用戶已達50.8萬戶,服務企業218萬次。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