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據安徽省文明辦10月23日發布,經逐級推薦、匯總審核、評議遴選、征求意見等程序,擬確定銅陵市義安區董店中心學校九年級學生朱晴雨等18名同學為2023年度安徽省“新時代好少年”候選人。
2023年度安徽省“新時代好少年”候選人事跡簡介
1.朱晴雨:女,漢族,2009年2月生,銅陵市義安區董店中心學校九年級學生。她出生于農村家庭,從小熱愛勞動、勤學善思,課余時間經常幫著父母種植白姜。為了解決白姜減產難題,她將自家姜田當作實驗田,對空氣和土壤溫濕度進行測量對比,帶領校級氣象科技興趣小組撰寫《探究當地“回南天”現象產生條件氣象科技實踐活動報告》,獲第九屆安徽省中小學生氣象科普競賽中學組一等獎,并結合“回南天”現象研究“姜閣催芽、深翻高垅、遮陰搭棚”等種姜技術,到田間地頭、春耕現場宣傳種姜知識,為提高“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銅陵白姜的產量做出了一份貢獻。
2.李程樂:女,漢族,2011年7月生,合肥市三十八中學七年級學生。她熱衷科普公益,用主題活動、科創實踐、文學作品等多種形式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2020年,她成為一名少年科普志愿者,先后策劃和參與科普活動10余場,受眾近5000人次;疫情期間,策劃新學期開學典禮“云端科普”主題活動,面向全校3600余名師生傳播合肥科學島穩態強磁場科研團隊重大科技成果;參與量子科技科普公益活動,獲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親筆贈書鼓勵;創作以科技等為主題的文學作品,5次斬獲校、區、市級征文比賽一等獎。2022年入選合肥市“新時代好少年”。
3.何心懿:女,漢族,2010年3月生,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學八年級學生。她加入“愛民模范”盛習友故事宣傳隊并任隊長,帶領小隊“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宣講盛習友愛民故事30余次;作為盛習友紀念館第一位中英文講解員,目前已講解100余場,累計時長超400小時。她講解的視頻“聽我說說革命烈士盛習友的愛民故事”榮登“央視頻”,并被“共青團中央”公眾號專版置頂,參與的公益活動多次被新安晚報、安徽網等省級媒體宣傳報道。先后獲評安徽省首屆“講文明、樹新風”朗誦大賽一等獎、安徽省第三屆紅領巾“創未來”一等獎等。2022年入選合肥市“新時代好少年”。
4.王奇:男,漢族,2007年10月生,安徽省特殊教育中專學校計算機一班學生。王奇因先天性左上肢缺失遭遺棄,被當地一對老夫婦收養。5歲時,收養他的奶奶去世,他與爺爺靠撿拾廢品維持生活。9歲時,他被當地一家殘疾人競訓中心接收,學習文化知識,練習體育技能,在社會各界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這位屢遭磨難的少年涅槃重生。2021年獲得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T47級別跳高第四名、跳遠第九名。2022年獲得安徽省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田徑T47級別跳高、跳遠冠軍及1500米跑亞軍。2023年入選淮北市“新時代好少年”。
5.張沐陽:男,漢族,2010年11月生,亳州市蒙城縣蒙城中學七年級學生。小學以來,張沐陽在學習中嚴格要求自己,每年期末都被評為學習標兵,并多次參加市、縣級演講比賽,獲得優異成績。2021年,在亳州市“學四史守初心”主題演講比賽中獲得小學組二等獎;在亳州市“爭做新時代好隊員”“紅領巾獎章——紅心章”活動中獲得一等獎;在亳州市第十三屆素質教育(中小學綜合實踐)開放周活動中獲得主題活動演講比賽三等獎。先后獲評亳州市“優秀少先隊員”、安徽省“紅領巾獎章”個人四星章,榮獲第十五屆“宋慶齡獎學金”。
6.孫一博:男,漢族,2011年1月生,宿州市碭山縣第二初級中學七年級學生。他從小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尤其酷愛古詩詞。從牙牙學語至今,他日日讀詩、背詩,堅持打卡一千三百余天,能夠熟練背誦古詩詞一千四百余首。2020年至今,他在碭山縣博物館擔任紅領巾義務講解員,將詩句與解說詞結合起來,通過展現詩詞之美、追憶詩詞歷史蘊涵,引領大家領略中華文化風采。曾獲得第二屆“詩詞好聲音”全國少兒古詩文誦讀活動二等獎、安徽省古詩詞選拔賽一等獎。2022年入選宿州市“優秀少先隊員”、宿州市“新時代好少年”,榮獲第十五屆“宋慶齡獎學金”。
7.王天一:男,漢族,2010年6月生,蚌埠第一實驗學校九年級學生。王天一勤于學習、熱愛讀書、努力上進、自信陽光、全面發展,立志做強國有我的好少年。他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是蚌埠市“小小講解員”,利用流利的英語為外賓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勤奮好學,多次參加數學競賽,先后獲得亞洲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銀獎、全國“數學花園”探秘科普活動一等獎;他敬老孝親,堅持將孝善美德發揚光大,連續7年到養老院看望慰問孤寡老人。2022年入選蚌埠市“新時代好少年”,榮獲第十五屆“宋慶齡獎學金”。
8.張亦涵:女,漢族,2012年5月生,界首市新馬集鎮前李小學五年級學生。她是一名留守兒童,9歲開始接觸足球,憑借較強的身體素質和不怕吃苦的性格,進入足球隊,成為校足的“金牌守門員”。通過刻苦訓練,她先后獲得省市縣多項榮譽,2023年在安徽省青少年籠式足球精英賽U10混合組比賽中獲得“最佳守門員”稱號。她感恩懂事,自幼父母離異、父親常年在外工作的她跟著姑姑長大,是姑姑的“貼心小棉襖”,主動幫助姑姑做家務、照顧表弟。她學習勤奮,在學校里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并在自己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積極帶動全班提高學習成績。
9.龍正道:男,漢族,2010年2月生,淮南市洞山中學八年級學生。龍正道熱心志愿服務,積極參加慰問敬老院老人、義賣捐助困難群體等活動,自費捐助圖書并擔任學校圖書管理員。他把平時節省下來的零花錢通過慈善基金會等平臺慷慨捐助,用于疫情防控、環境保護、山區助學、扶危濟困等方面,2021-2022連續兩年被云南省宣威市教體局和慈善總會授予“愛心公益大使”稱號。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老師心中的好學生、同學們學習的好榜樣,曾先后獲得“優秀班干”“三好學生”“五星好少年”“十佳少年”等榮譽稱號,2022年入選淮南市“新時代好少年”。
10.閔朗:女,漢族,2010年10月生,天長市實驗中學八年級學生。她從小受紅色家風熏陶,成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八分校紀念館的小講解員,參加校內外“四史”等志愿宣講近百場,服務師生群眾4000余人次,發起12次紀念館紅色之旅直播,被人民網宣傳報道。2021年,參加全國“紅色基因代代傳”百館百講少年兒童講述黨史故事活動,作品在人民網紅色云展廳等平臺展播,宣講文字收錄在《紅色基因代代傳》書中。她品學兼優、多才多藝,參加安徽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2020少兒春晚的錄制,被評為“明星小主持人”。2020年入選滁州市“新時代好少年”,2021年入選安徽省“優秀少先隊員”。
11.彭錳:男,漢族,2008年7月生,安徽省金寨第一中學高一年級學生。他出生于書香家庭,從小受到良好家風家教熏陶,富有愛心,周末經常陪著媽媽到特教學校,給那里的孩子“送教上門”,彈吉他、講故事;他熱愛運動,組建班級籃球隊、“雷霆戰隊”足球隊,代表學校參加金寨縣小學生足球比賽獲得團隊第一名,并代表金寨參加市中小學生足球比賽;他熱愛學習,刻苦鉆研電腦編程,掌握復雜的編程語言,獲得全國青少年軟件編程二級考試證書。2021年入選六安市第二屆“百名優秀少年”、安徽省“優秀少先隊員”。2022年獲評全國“優秀少先隊員”。
12.曹藝宸:女,漢族,2010年3月生,馬鞍山市第八中學西校區八年級學生。她熱愛研究探索,多次獲得省市科技創新大賽獎項。制造的“太陽能充電可移動垃圾桶”,解決扔垃圾和垃圾桶清洗不方便的問題,參加第一屆安徽省紅領巾“創未來”大賽獲三等獎;制作的“闖紅燈報警器”,提醒并約束闖紅燈者的錯誤行為,參加第二屆安徽省紅領巾“創未來”大賽獲二等獎第一名;她積極參加各項志愿服務活動,用自己的零花錢捐助麥田教育基金“麥田守望鄉村孩子未來”和安徽省紅十字會“一元助巢”月捐,為幫助鄉村孩子和空巢老人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入選馬鞍山市“新時代好少年”、“優秀少先隊員”。
13.奚語諾:女,漢族,2009年5月生,蕪湖市南湖學校九年級學生、灣沚區螢火蟲志愿者協會志愿者。奚語諾出生在灣沚區的一個普通家庭,媽媽是灣沚區螢火蟲志愿者協會的會長,在母親的帶動下,幼小的心靈早早地種下了公益的種子。她連續8年參加愛心捐助、結對貧困兒童、關愛留守兒童、敬老院義演、慰問環衛工人等各類公益活動160余場,服務時長達320多小時。2016年榮獲“安徽省少工委學雷鋒主題月系列活動二等獎”,2021年入選蕪湖市“新時代好少年”。
14.金可欣:女,漢族,2011年4月生,宣城市第六中學七年級學生。她熱心公益,每年學雷鋒月,她都拿出自己的壓歲錢為困難兒童購買文具、食品;她積極傳播紅色文化,經常參與學校、福利院、殘疾人運動會等公益演出。她興趣廣泛,品學兼優,2020年她參演的大型皖南花鼓戲《青春·李夏》榮獲田漢戲劇獎入圍獎,2021年榮獲安徽省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小學組講故事比賽二等獎,2022年榮獲第28屆安徽省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特等獎等。
15.吳程智:男,漢族,2011年6月生,銅陵市第四中學七年級學生。他從小喜歡朗誦且熱心公益,主動擔當“紅色宣講員”,6年來,他累計為千余名群眾志愿宣講百余次。他創作的《沙洲風暴——記銅陵縣第一支抗日游擊武裝沙洲游擊大隊》被收錄中共銅陵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補充了銅陵市章嘯衡烈士具體事跡中的部分空白。他撰寫的《銅草花開——農耕文化體驗有感》一文獲得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二等獎。他好學上進,全面發展,感恩知禮,多次榮獲市級以上榮譽。
16.俞悅然:女,漢族,2011年7月生,池州市第十一中學七年級學生。俞悅然的外公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戰士,受外公的影響,她從小聽著紅色故事長大,接受著愛國主義教育的洗禮。她立志講好紅色故事,擔任了學校廣播站的小講解員,并多次在班級中分享自己看過的英雄故事。每年寒暑假期間,她都會到市博物館、中共沿江中心縣委紀念館等地擔任義務講解員。她樂于助人、熱心公益,積極向同學們分享學習經驗,與同學們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參加了線上漢語支教行動,幫助貴州山區的同學們提升普通話聽說能力水平。2022年入選池州市“新時代好少年”、池州市“優秀少先隊員”。
17.李想:男,漢族,2011年8月生,安慶市第十六中學七年級學生。他勤學善思、專注創新、樂于助人。自2020年以來,他的“一種V型鍋蓋支架”“旋轉掛鉤”“電梯樓層選擇及開門輔助工具(抗疫用)”等多項小發明小制作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其中小發明“電梯樓層選擇及開門輔助工具(抗疫用)”榮獲安慶市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二等獎。2022年入選安慶市“新時代好少年”。
18.程諾:男,漢族,2010年6月生,黃山市休寧縣海陽中學七年級學生。5歲時,程諾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面對一次次的病痛折磨,小小年紀的他靠著頑強的毅力,咬緊牙關,硬抗了過去。經過醫生的全力治療、家人的細致照顧、社會人士的熱心幫助,程諾痊愈了。經歷過病痛折磨的他,養成了堅強、樂觀、善良的良好品質,他在生病期間堅持努力學習,各科成績優異,多次參加演講、朗誦比賽并獲獎;他樂于助人、省吃儉用,用自己的零花錢為山區留守兒童送去溫暖……2021年入選黃山市“新時代好少年”。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