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0月21日至23日,第十一屆中國(蕪湖)科普產品博覽交易會在蕪湖市舉辦。本屆科博會首次設置科普文創(chuàng)展區(qū),還重點打造戰(zhàn)略科技、科普展教、科學教育、數字科普、機器人暨人工智能等多個展區(qū),參展單位達330多家,展示面積3.6萬平方米。
本屆科博會以“聚焦科普新領域、服務科創(chuàng)新賽道”為主題,圍繞“提升國家科普能力建設”和“促進地方產業(yè)發(fā)展”兩條主線,構建“科普+產業(yè)”和“產業(yè)+科普”的雙向轉化渠道;采用“科普+科技、+教育、+文化、+藝術”等形式,實現(xiàn)科普跨界融合;以線上、線下展會并行的方式,進一步擴大展會的覆蓋面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展會的質量和品質。
本屆科博會展品聚焦大國重器,航天包括新載人飛船、巡天望遠鏡、長征系列火箭、C919智慧駕駛艙,航海包括蛟龍?zhí)枴^斗者號潛水器、福建號航母,重大科技包括量子信息、能源聚變、深空探測等我國在世界居領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如九章計算機、祖沖之二號、京滬干線等量子通訊、量子計算、量子測量等量子信息全領域展品展項,托卡馬克裝置、超導質子診療儀等科技成果;人工智能方面,聚焦AIGC概念,邀請到科大訊飛星火大模型、華為盤古大模型、阿里通義千問大模型、京東言犀大模型、騰訊混元大模型、中科院紫東太初大模型、網易伏羲丹青大模型、喜馬拉雅AI智能繪畫等8家人工智能認知大模型集中展示;聚焦元宇宙概念,邀請了新華社、中國聯(lián)通、飛利浦等40多家元宇宙技術企業(yè),展示元宇宙數字孿生新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科博會還建成了線上2D、3D展廳,建設360°全景線上虛擬展館。有95%的展品可實現(xiàn)與觀眾互動,公眾的體驗感進一步提升。
科博會邀請了多位院士、專家作科普報告,如譚建榮、郭光燦、李頡、王立軍、楊善林等,科技部、教育部、文旅部等相關部委的負責人和專家,解讀相關科技、科普政策;還請來自帶“流量”的科普明星,如羅振宇、陳磊、郝景芳、袁嵐峰、李維、王文忠、徐亮等進行豐富多彩的科普講座。
為做到“既有意義,又有意思”,科博會期間組織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如,優(yōu)秀科普劇調演、科普科幻短片展映和“科技之光”演出等,并于10月20日舉辦音樂節(jié),邀請有影響力的全國大學生樂隊到蕪湖演出;舉辦金秋人才周活動,吸引優(yōu)秀人才落戶蕪湖,在對科博會進行資源疊加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展會的影響力、共情力。
科博會緣起蕪湖,成長于蕪湖。自2004年至今,蕪湖科博會已經走過了20個年頭,隨著辦會機制的不斷完善,展品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展會影響力越來越大,科博會不僅成為蕪湖的一張靚麗名片,更是蕪湖乃至安徽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助推器。
蕪湖創(chuàng)新氛圍濃厚、創(chuàng)造活躍。蕪湖城市創(chuàng)新能力居全國第27位,全社會研發(fā)投入占GDP比重達3.48%,居全省首位;萬人有效發(fā)明專利擁有量63.9件,連續(xù)12年居全省第1。
境內擁有高校和職業(yè)院校24所,聘任了10位院士為科技發(fā)展高級顧問暨招才大使,10個院士工作站扎根蕪湖。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高校在蕪湖共建了6所研究院,與60多所大院大所深化產學研合作。
作為國家創(chuàng)新型城市,蕪湖堅持“產業(yè)+科創(chuàng)”,已布局建設數字經濟產業(yè)園、夢溪科創(chuàng)走廊、鳳鳴研創(chuàng)中心等一批創(chuàng)新園區(qū),全力打造安徽創(chuàng)新中心。
據了解,科博會是我國科普領域內唯一的國家級展會。從2004年第一屆開始,已成功舉辦了十屆,累計有3300多家國內外廠商參展,展示的科普產品近4.3萬件,交易額達60多億元(含意向交易),現(xiàn)場觀眾達191萬人次。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