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日前,宣城市相關部門對城區主干道鰲峰路一段約1.5公里長的路段進行改造,機動車道由原先的雙向四車道拓寬為六車道,10月4日,改造路段機動車道恢復通車。該路段兩側有十多個政府部門辦公點,以及多個住宅小區和一所中學。恢復通車后雖然道路面貌煥然一新,但也有宣城市民認為非機動車道變窄,該路段兩座橋沒有拓寬,成了“卡脖子”路段。宣城市住建局市政園林公用建設管理處回應,兩座橋梁改造涉及防洪、征遷等程序,難度較大,此次并未列入改造計劃。
改造后的鰲峰路路面平整,機動車道拓寬。
城區核心路段改造升級
10月4日晚上,宣城市區鰲峰路改造項目車行道全線貫通。據介紹,該項目于今年5月底正式啟動,主要分四個標段施工,計劃工期7個月。車行道國慶節期間貫通,比原計劃提前了兩個月。
鰲峰路是宣城市區的一條核心道路,此次改造的路段是從鰲峰路東端與梅溪路交叉口至鰲峰橋西端。這一段路位于宣城市區中心城區,道路兩邊有包括宣城市委、市政府辦公大院等在內的十多個政府部門辦公點,以及多個住宅、一所中學。
上述路段的機動車道原是雙向四車道,每天早晚高峰車流量很大,道路交通壓力大。經過改造后,大部分路段的機動車道拓寬為雙向六車道。
道路拓寬了 橋還是“卡脖子”
因要對交通要道封閉施工,鰲峰路改造工程頗受宣城市民關注。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改造后的車行道通車幾天后,有宣城市民感覺不錯,但也有市民認為,道路拓寬的感受并不明顯。
“今天發現鰲峰路修過了嗎?感覺和從前沒有什么區別啊?”“非機動車道修成了一人巷,等著堵吧。”“不加寬鰲峰路上兩座橋的裝修就是耍流氓。”
10月11日上午,大皖新聞記者騎著電動車體驗了這一新改造的路段。路面瀝青鋪設一新,更為平整,機動車道比此前更寬了,原本占據較大空間的綠化帶被護欄和花盆取代。非機動車道比此前要稍狹窄一些,記者體驗的時間并不是高峰時段,未感覺到在非機動車道通行不便。
此次改造的路段涉及旱橋和鰲峰橋兩座橋梁,兩座橋梁的路面寬幅是雙向四車道,且兩座橋面都沒有專門的非機動車道,非機動車經過橋面時都需要占據機動車道。兩座橋并未在此次改造中拓寬,有宣城市民認為,這也讓兩座橋變成了這段路的“卡脖子”路段。
只有雙向四車道且沒有非機動車道的旱橋,在此次改造中沒有拓寬。
老城區道路拓寬難度較大
帶著市民的疑問,10月11日,大皖新聞記者采訪了宣城市住建局市政園林公用建設管理處負責人。該負責人解釋,此次改造的鰲峰路路段是城區最核心的道路,兩側政府部門、住宅小區、學校等交通吸引點很多,這一段路的行車道寬30米,包括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兩車道之間的綠化帶。“兩邊人行道上緊挨著行車道都種了梧桐和香樟樹,樹齡可能都超過30年,不僅有園林綠化的作用,也已經是城市的記憶,很難通過挪移樹木來拓寬行車道。”
據該負責人介紹,此次改造路段原本雙向四車道的機動車道寬約15米,兩側兩條非機動車寬分別為5米,兩種車道之間的綠化帶寬分別為2.5米,此次改造壓縮了原本的綠化帶和非機動車道空間,擴大了機動車道寬幅。“非機動車道寬從原來的5米變了3.5米,符合正常的要求,兩輛電動車并行是可以的,可能在高峰時段需要排隊。”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原本2.5米寬的綠化帶改成了花香護欄,既有物理隔離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的作用,也有一定的綠化功能。
原本的綠化帶改成了花香護欄。
兩橋此次未列入改造計劃
旱橋是一座跨越道路的橋,橋下并不是河流而是一條經過住宅區的道路。“旱橋兩側有六棟居民樓,如果要拓寬旱橋,不僅工程時間會很長,也會對兩側幾棟居民樓的采光等造成影響,要是征遷,資金投入會很大。”宣城市住建局市政園林公用建設管理處負責人告訴大皖新聞記者,鰲峰橋是跨越宛溪河的重要橋梁,要對鰲峰橋進行改造拓寬,需要滿足防洪需求,審批難度大,此次改造路段并不包括鰲峰橋,但后續相關部門計劃對鰲峰橋橋面和橋東端的一段道路進行修復等。“如果對兩座橋進行拓寬,需要封閉施工的時間會很長,對交通影響太大。”
雙向四車道的鰲峰橋也未在此次改造中拓寬。
據介紹,為了緩解此次改造路段的交通壓力,除了拓寬道路外,項目實施過程中還增加了路兩邊停車位的數量,特別是在上學和放學時交通壓力較大的宣城市第六中學附近,新增建設了兩處機動車停車場和一處非機動車停車場,為接送學生的家長提供便利。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