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9月25日,大皖新聞記者在淮河淮南田家庵碼頭看到大量入侵物大薸隨洪水而來,擁堵在岸邊的海事局的躉船附近,成年人站在大薸上面都沉不下去。
9月25日,許多大薸擁堵在海事局的躉船附近。
當天上午,淮河上游洪水流經淮南田家庵段,引來當地一些市民來到岸邊觀看水情。記者注意到隨上游洪水而來的還有很多水生物,大量水生物順水漂流,其中一部分被岸邊躉船阻擋后,擁堵在躉船附近。淮南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zhí)法支隊九大隊田大中隊中隊長胡家運告訴大皖新聞記者,當地有人認識這種水生物,叫大薸,也叫水白菜,繁殖能力特別強。
記者網上查詢得知,大薸(學名:Pistia stratiotes)俗名水白菜、水蓮花或是大葉蓮,為天南星科大薸屬的唯一物種。多年生浮水草本植物,雌雄同株,繁殖迅速,是農業(yè)環(huán)保的頭號天敵,已經被列入我國100種最危險入侵物種名單。大薸屬于外來物種,原產地巴西,現在廣泛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qū),中國華南和華東地區(qū)的許多內陸湖泊也都大范圍地出現了大薸。
9月25日,工作人員用鐵棍試淮河水面上擁堵的大薸約有2米厚。
由于大薸在躉船附近越集越多,影響了水往下流,海事局的躉船已發(fā)生了移位,幾名海事局的工作人員站在躉船上想辦法將大薸清除。
一名工作人員站在躉船邊上,用一根長鐵棍往下插,結果插了半天也沒有插到底。“我估計這下面的大薸至少有2米厚,人站在上面都掉不下去。”工作人員邊說邊往上拔鐵棍,結果往上拔也很吃力。鐵棍被拔出來后,工作人員又從躉船上跳下去,站在大薸上果然沒有沉下去。
9月25日,工作人員站在淮河水面上的大薸上面并未沉下去。
記者離開時,躉船上的工作人員還在想辦法將大薸清除。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