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今年9月23日,秋分時節,迎來一年一度的盛事——中國農民豐收節。令人欣喜的是,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9月23日在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花橋鎮橫崗社區舉辦。殊不知,從1958年到1960年,安徽曾舉辦過三屆農具改革展覽會,而毛澤東、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經視察過……就此,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進行了采訪。
當年安徽省第三屆農具改革展覽會場地如今已是工地,王從芳帶記者等人到現場查看。
回憶:當年很多人來看,擠都擠不上
“一般人不知道,是60多年前的事了,除了我,經歷過的人也越來越少了。”8月31日下午,家住合肥四里河街道四河社區的87歲老人沈永芝說。
1960年春,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在合肥視察時,參觀了位于現合肥市廬陽區四里河街道轄區的安徽省第三屆農具改革展覽會。作為當年歷史的見證人,沈永芝老人向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回憶,那場農具展很早就開始準備,農具展的展覽場地就位于原四河村梁郢村民組,農具展的場地有約5畝地;當時,沈永芝家就在展覽館的旁邊,“農機展覽場地與我家隔著一個塘,農具都架了起來,放在塘邊。”沈永芝回憶,當年的四河村是老四里河的中心地點,“雙崗距離我們這里四華里。”
安徽省第三屆農具改革展覽會上插秧機演示。(戴健供圖)
回憶起當年鄧小平來村里看農具展的盛況,沈永芝說很多人都來看,擠都擠不上,“只說大領導來了,大領導來了,車子都開不進來,車子是沿著老農科南路那邊開進來參觀,一群人都擁進來看。”當時,大家并不知道是哪個大領導來參觀農具展,之后才曉得是鄧小平來參觀的。沈永芝回憶:農具展覽結束后,過了大概一年時間,展覽的農具被拉到附近的農校倉庫保存。
合肥市廬陽區四里河街道四河社區黨委書記劉虎介紹,1960年的這次農具展的具體位置,位于如今的四里河路高架下口,靠近四里河路東邊,如今是一處在建工地。居住在廬陽區四里河畔A區的居民代表王從芳今年73歲,是原先四河村梁郢村民組人。王從芳介紹:“除了沈永芝,梁郢村民組居民阮永芳、阮真友、萬友方等人也都是當年鄧小平參觀新型農具展的見證人!”
王從芳介紹當年農具展場地的位置。
講述:安徽曾舉辦三屆農具展,注定載入歷史
沈永芝講述的這次農具展是什么情況?是在什么背景下進行的呢?安徽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戴健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1958年3月,在安徽省博物館舉辦了安徽省第一屆農具改革展覽會。由于安徽省博物館場地不適合現場農具演示,1958年7月13日,安徽省第二屆農具改革展覽會在合肥市西郊開幕,安徽省第二屆農具改革展覽會舉辦期間,恰逢毛澤東主席來安徽視察,9月18日傍晚,毛主席在時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曾希圣的陪同下,參觀了安徽省第二屆農具改革展覽會。
1960年1月19日,安徽省第三屆農具改革展覽會在合肥四里河舉辦。恰巧一個月后,鄧小平、彭真等視察安徽合肥,他們在視察期間參觀了這屆省農具改革展覽會。“沈永芝老人講述的是安徽省第三屆農具改革展覽會的盛況,之所以連續舉辦三屆,是合作化高潮和人民公社成立后,組織起來的農民迫切需要改革農具,提高生產力。”戴健說。
87歲的沈永芝(左)和73歲的王從芳。
此外戴健認為,安徽是農業大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分得田地的農民迫切希望組織起來,革新農具,生產更多的糧食。在合作化高潮和人民公社成立后,安徽的農具改革走在全國前列,所以連續舉辦了三屆農具改革展覽會,并且選送部分農具晉京參展。農具改革解放了生產力,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也使得農技人員有了觀摩和相互借鑒的機會。毛澤東、鄧小平等領導人親臨視察,是對安徽省農具改革的鼓舞和肯定,注定載入歷史。
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