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因電鏡下觀察病毒顆粒外形似車輪狀,故命名為“輪狀病毒”,幾乎每個兒童在0~5歲都感染過一次輪狀病毒,它是引發全球嬰幼兒童嚴重脫水性腹瀉的主要病原體之一。日前,安徽省疾控中心發布提醒,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1月是嬰幼兒輪狀病毒腹瀉高發的季節,接種輪狀病毒疫苗是預防輪狀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措施。
感染輪狀病毒后有哪些癥狀?兒童感染后一般會出現以急性胃腸炎為主的臨床癥狀,伴有惡心、嘔吐、腹痛、發熱等癥狀。常出現“三多一少”:大便的次數多、量多、水分多、尿量少。病程一般為7天,發熱持續3天,嘔吐2~3天,腹瀉5天,嚴重的可出現脫水癥狀。
輪狀病毒感染的治療方法?疾控專家介紹,輪狀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接觸輪狀病毒的嬰幼兒的排泄物、嘔吐物,輪狀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等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傳染給其他人。輪狀病毒為自限性疾病,感染后目前沒有相關的特效藥,主要是以對癥和支持治療為主。及時輸液或口服補液,感染的兒童,病情一般不會太嚴重,適當補液可以幫助身體恢復。如果患兒出現上吐下瀉等癥狀,要立刻到醫院就診,以便早診斷、早治療。
在預防方面,接種輪狀病毒疫苗是預防輪狀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措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先洗手,水杯餐具煮沸或消毒后使用。尤其是注意手衛生,不用臟手觸摸口、眼、鼻和食物等。注意飲水衛生,不喝生水。外出回家先洗手,避免公共場合把病毒帶回家。瓜果蔬菜等食物一定要清洗干凈,避免吃剩菜剩飯,注意室內衛生,勤開窗通風。被輪狀病毒污染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通過高溫、消毒劑或陽光暴曬等多種方式消毒。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