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傳承和弘揚大別山精神,讓國防教育入心入腦。記者9月1日從潛山市獲悉,近5年,該市共培養優秀學生應征入伍800余人。
弘揚大別山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潛山是安徽省乃至大別山地區重要的紅色區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潛山成為安徽早期革命星火的重要傳播地、大別山革命烽火的重要燎原地、皖南革命火種的主要來源地和皖西解放戰爭初期的領導中樞。
據中共潛山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潛山市歷來高度重視傳承和弘揚“堅貞忠誠、犧牲奉獻、一心為民、永跟黨走”的大別山精神工作,2019年該市出臺了《關于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弘揚紅色文化的實施意見》,成立市委書記任組長的市保護紅色資源弘揚紅色文化領導小組,對加強潛山市紅色資源保護和弘揚紅色文化工作做了一系列規劃。
為傳承紅色基因,2021年起,潛山市將“紅源潛山保護利用系列工程”(一期)作為市政府十大實事工程中的首位工程,相繼修復修建了重要遺址遺跡,挖掘了潛山紅色文化內涵、開發了紅色旅游載體,促進了潛山的鄉村振興。
為將紅色文化融入生態旅游,實現文旅深度融合,潛山市將紅色景點串珠成線,做好紅色旅游布局,2021年,潛山市新增“紅源潛山”“紅色印跡”“紅色精神”三條精品紅色旅游線路。這些紅色旅游線路上的革命遺址正成為黨員群眾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加強黨性教育的重要基地。
野寨中學設“國勝長城獎”獎勵被軍校錄取的學生。
創新國防教育新模式 近5年培養優秀學生應征入伍800余人
據介紹,通過不斷改進和創新國防教育新模式,潛山市把國防教育納入全體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通過把國防教育同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國防教育同學生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相結合;國防教育同征兵宣傳工作相結合;國防教育同擁軍優屬教育相結合;國防教育同紅源潛山教育相結合;國防教育同高考志愿填報軍事院校和定向軍士院校相結合,不斷擴大和增強教育的覆蓋面和滲透力。
記者9月1日獲悉,潛山市教育局聯合潛山市人武部、市委宣傳部、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團市委、市關工委等部門,通過創新國防教育新模式,堅持常態化到全市中小學開展國防教育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近5年潛山市錄取軍事院校考生66人,空軍飛行學員6人,海軍飛行學員2人,培養優秀學生應征入伍800余人。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殷志強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