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8月31日,黃山市生態環境局發布消息稱, 今年以來,黃山市環境空氣質量保持穩定優良,1-7月,PM2.5平均濃度22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達95.8%,均為全省最優。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7月和1-7月的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黃山市7月份單月排名全國首位,1-7月排名第6位。
黃山市目前已建成大氣環境質量監測點位84個,遠程視頻監控點45個、機動車固定式遙感監測點1個、固定柴油車聯合路檢點3個、VOCs組分站1個,顆粒物組分站1個,安裝完成柴油車OBD在線監控管理系統1000余臺,提升柴油貨車監管能力。徽州區、歙縣化工園區均建成投用了大氣環境精細化監測監控預警平臺,對各自轄區內27戶涉氣企業、15戶涉氣企業進行實時監測監控,提升數字化、智能化監管水平。
在前期已完成農村茶菊加工燃煤爐灶替代5300余臺的基礎上,從大氣專項資金中安排600萬元,用于菊花加工燃煤爐灶清潔化替代,加快推動農村茶菊加工燃煤淘汰,能源清潔化轉型,截至目前已完成135臺淘汰獎補工作。
今年以來累計整改揚塵污染問題64家次,工業企業涉氣問題63個,抽測柴油貨車339輛,非道路移動機械126臺,分別查處超標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5輛/臺,發布秸稈禁燒督查情況通報五期,壓實各地污染防治工作職責,推動解決了一批大氣污染突出問題。
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的國家戰略目標,黃山市積極推進低碳城市建設,低碳能源結構持續優化,全社會煤炭消費量較2015年下降50%以上;低碳產業體系逐步健全,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5成以上;綠色建筑建設有序推進,綠色建筑比例提升至98%;低碳交通體系全面深化,城市居民綠色出行比例達78.3%;林業碳匯儲備穩步提升,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市1個,森林城鎮31個,森林村莊259個。在今年7月12日“全國低碳日”國家主場活動現場,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全國81個低碳試點城市進展評估報告,黃山市獲評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優良城市。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通訊員 汪揚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