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8月10日上午,安徽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關于深化文旅融合彰顯徽風皖韻加快建設高品質旅游強省的意見》政策?!兑庖姟诽岢?,到2025年,安徽省年接待游客達10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2萬億元,旅游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5.7%。到2027年,安徽將建成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高品質旅游強省基本建成,年接待游客超過11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1.4萬億元,旅游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6%。
《意見》提出,安徽要構建“一區三圈四帶”總體發展格局,即“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合肥都市科創文化休閑旅游圈,大別山紅綠交融文化旅游圈,皖北文旅融合發展圈,長江、淮河、新安江、江淮運河文化旅游發展帶,實施旅游新高地建設、鄉村休閑旅游精品示范、旅游能級提升、旅游消費促進、旅游品牌傳播、旅游服務升級“六大工程”,形成點上有風韻、線上有風光、面上有風景,彰顯徽風皖韻的高品質旅游目的地。
“六大工程”分別為:
一是實施旅游新高地建設工程。建設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輻射帶動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全域高質量發展;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驗地,推動優秀傳統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建設全國紅色文化傳承地,擴大安徽紅色文化影響力;建設長三角生態康養首選地,打造世界級長三角“詩畫古鎮”“道源問道”等品牌。
二是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示范工程。推進全域鄉村旅游,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為主攻方向,協同推進休閑旅游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傳統村落保護;做強鄉村旅游精品村,實施鄉村旅游“十百千”計劃,集中建設50個國家級、200個省級、1000個市級重點村,推動鄉村民宿升級;提升鄉村旅游運營水平,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三是實施旅游能級提升工程。開展大景區提升行動,遴選100個重點景區實施“一景一案”改造提升,對景區、景點解說詞進行標準化、規范化提升,打造一批“席地而坐”景區景點,到2027年培育50個省級以上度假區;開展大項目建設行動,謀劃建設100個重大旅游項目,建立省、市、縣(市、區)領導聯系重點旅游項目機制,及時協調立項、審批、用地、資金等方面難題;開展大企業培育行動,到2027年,培育年營收超10億元的文旅企業30家以上,年營收超百億元綜合性文旅企業3-5家;開展大招商突破行動,引進一批總部企業、“群主”企業、“鏈長”企業、新型文旅企業。
四是實施旅游消費促進工程。延伸旅游產業鏈消費鏈,擴大優質旅游產品供給;推深做實“皖美好味道?百縣名小吃”活動,創建“安徽有禮”品牌;打造旅游新業態新賽道,推廣“商業+旅游”“體育+旅游”“工業+旅游”模式,培育場景化體驗產品,推動演藝進景區、進街區、進綜合體,大力發展“夜經濟”。優化消費環境,落實帶薪休假、職工療休養制度,鼓勵彈性作息,健全完善研學旅行制度體系、課程體系,持續舉辦“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費季等活動。
五是實施旅游品牌傳播工程。強化傳播策劃,聚焦擴大“美好安徽 迎客天下”品牌影響力,擴大新媒體傳播,建立品牌傳播矩陣,策劃破壁出圈引爆點;創新營銷方式,加強原創IP營銷、消費體驗營銷、科技場景營銷,推進虛擬與現實相融合的體驗營銷;實施“引客入皖”行動,運用大數據技術優化引客策略,組織開展一批“走出去、請進來”市場開發活動;提升節慶品牌,辦好安徽國際文化旅游節等展會節慶活動,打響“駕游安徽”“美宿安徽”“研學安徽”等品牌。
六是實施旅游服務升級工程。推動旅游交通便捷化,有序開通國際和地區航線,加強路景融合升級改造,建設一批旅游風景道,加快構建“快進”“慢游”交通網絡體系;推動旅游服務智慧化,打造高水平直播和短視頻基地、高質量電競產業集聚地、高品質沉浸式產品體驗展示中心,培育一批5G+智慧旅游應用場景和示范標桿,完善提升“游安徽”公共服務平臺,推進省市縣三級旅游數據互聯互通、共建共享;推動旅游監管精細化,完善地方性旅游法規,健全完善旅游服務質量評價體系,規范市場秩序,探索通過人工智能大模型,提供個性化、定制化導游解說服務。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實習生 劉敏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