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國無防不立,教當從少起。”青少年國防教育歷來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石,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池州一中大力推行全面育人、適性成才的教育理念,積極推動國防教育與學校教學深度融合,不斷加大雙擁工作力度,提升雙擁工作氛圍,讓國防教育理念根植于全體師生的內心深處,為黨和國家培育了一批批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池州一中航拍圖 。 陳英杰\攝
又有14名學子步入軍校大門
2023年3月8日,海軍大連艦艇學院相關領導在池州軍分區相關領導的陪同下來到池州一中,在該校舉行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優質生源基地授牌儀式。池州一中部分有意報考軍事院校的學生和家長也參加了授牌儀式,并進行了面對面咨詢,現場氣氛熱烈。在此前,該校已被原南京軍區定為“國防生生源學校”,被海軍潛艇學院和空軍工程大學定為“生源基地”學校。
舉行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優質生源基地授牌儀式。
很多人或許還記得,2021年高考中,池州一中有15名同學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航空大學、海軍航空大學等國內多所知名的軍事類院校錄取,這個數字也創下了近年來該校高考學子考取軍事類院校之最。2022年高考中,該校再為國內多所知名軍事院校輸送8名優秀學子。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最新獲悉,2023年,該校又有14名同學被火箭軍工程大學等國內多所知名軍事院校錄取。
“幾天前我拿到了錄取通知書。當我趕到郵局、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確實很激動很興奮。我當場就打開看了,并告訴自己終于圓夢了。”7月28日,池州一中2023屆高三(3班)的劉鏵同學依然有些興奮地告訴記者,從初中開始,他就對軍營生活充滿了向往,三年高中學習,加深了他的這個念頭。
劉鏵同學錄取通知書。
記者了解到,在2023年高考中,劉鏵同學取得優異成績,經層層選拔,最終被海軍航空大學錄取,并有望成為池州市第一位入圍海軍與清北聯合培養“雙學籍”飛行學員的考生。 “我選擇的是海軍飛行員專業。其實從高中入學時的軍訓開始,學校就不間斷對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這更堅定了我報考軍校、報效祖國的信念與決心。”
劉鏵介紹,在他身邊,很多同學都對軍事院校及軍營有著濃厚的興趣并充滿期待,他們都希望用青春與專業所學去報效祖國。
“國無防不立,教當從青少年抓起”!近年來,池州一中始終堅持對全體師生強化國防教育。學校也積極動員、鼓勵優秀畢業生填報軍事院校,獻身國防事業,積極配合做好被錄取學生的政審工作。2016年~2023年,該校先后共有88位同學被各類軍事院校錄取。
空軍招飛局南京選拔中心來該校宣傳招生。
“近年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深化全民國防教育工作決策部署,發揮學校教書育人的主陣地作用,推動國防教育與學校教學深度融合,增強國防教育活動實際效果。努力讓更多的孩子胸懷‘國之大者’。”池州一中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后,學校將繼續推動各項國防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取得成效,為黨和國家培育更多的優秀人才。
雙擁氛圍讓孩子們健康成才
“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人民子弟兵在一線忠誠戍守,全社會理當在后方傾力擁軍。作為百年名校的池州一中,擁軍優屬更是該校多年來一直恪守的優良傳統,這不僅體現在平時教學中重視國防教育,也落實在廣大教職員工的日常工作中。
為持續深化全體師生的雙擁和國防意識,池州一中專門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全面落實軍人子女教育優待政策,為駐池部隊和軍轉干部子女入學排憂解難。每年學校黨委工作、學校工作、支部工作都把雙擁工作作為重要內容,納入當年工作計劃。平時更是通過常態化的升旗儀式、主題班會、雙擁黑板報評比、報考軍事院校和兵役法宣傳等各種形式,強化同學們的國防教育,培養雙擁意識。
池州一中還充分利用學校申報雙擁優秀單位等契機,在全體師生中加強雙擁國防知識宣傳,利用學校的宣傳欄等渠道展示學校雙擁特色和亮點,營造深厚的雙擁氛圍。2022年,該校尹志超老師獲得由東部戰區空軍政治工作部和安徽省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聯合頒發的空軍招飛先進個人獎狀和獎杯,這是該校老師首次獲此殊榮,也是對該校雙擁工作的極大肯定。
今年3月31日,池州一中組織高一(18)班同學前往池州市烈士陵園開展掃墓活動。在老師帶領下,同學們莊重地站在烈士紀念塔下敬獻花圈、整理綬帶、集體默哀、共同宣誓、瞻仰烈士塔……“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當時,歷史的畫卷在我們心中徐徐展開,耳邊回響的是烈士們沖鋒陷陣的吶喊和救亡圖存的呼號。自古英雄出少年,身為少年的我們,更當不負韶華、砥礪前行。”同學們表示。
同學們參觀池州烈士紀念館。
近年來,池州一中還將雙擁工作與創新人才培養緊密結合,獲準設立了“錢學森班”。該校“錢學森班”是池州市人民政府與中國航天某院簽約的軍民融合戰略合作項目,也是池州雙擁工作與創新人才培養的重大舉措。2020年9月經過池州市教體局正式批復同意該校“錢學森班”開展自主招生,以適應新高考,對接“強基計劃”。2023年,該校有多名同學通過“強基計劃”升入北京大學等理想的高校,他們將被培養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后備人才。
“高中三年學習經歷,不僅讓我學到了扎實的文化知識,更讓我懂得了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與責任。”今年通過“強基計劃”被錄取至北京大學相關專業的池州一中學子許佳璐和唐弘迪均表示,池州一中良好的雙擁氛圍讓他懂得了更多文化課成績以外的東西。正是在全體同學高度尊崇國防事業的良好氛圍中,在全校教職員工合力共創共建雙擁校園的努力下,近年來,池州一中先后數次摘得“池州市雙擁模范單位”等榮譽。如今,雙擁之花在池州一中正滿園芬芳。
“胸懷‘國之大者’,為超越而來、奔卓越而去。一直是我們培養孩子們的目標。近年來,在池州市雙擁辦及市教體局的引領下,我校雙擁工作取 得 初 步 成效。”中共池州市委教體工委委員、池州一中黨委書記、校長汪煒杰表示,今后該校將繼續弘揚和傳承“雙擁”優良傳統,扎實推進國防教育及雙擁工作“ 同 頻 共振”,讓更多學子在池州一中成才,讓池州一中的雙擁工作再上新臺階,為推動池州雙擁工作蓬勃發展貢獻池州一中的青春力量。
大皖新聞記者
請輸入驗證碼